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关于更改我校英语译名的建议

来源:外语系 王增森   4-14   阅读:
T AAA

长期以来,我校对外宣传中使用的英语译名有两个,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和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冗长、累赘,虽然把我校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表达清楚,但不易看、不易记,说起来也绕口、费力,难以起到好的宣传效果。每次跟外国专家提起我校的名字,看他们认真听、认真记的样子,作为译员,我都感触良多,深切体会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两个很失败的名字。故此在我校五十周年校庆即将到来、公关宣传如火如荼之际,给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个建议,以便我校今后更好地对外宣传。

名字本身就是招牌,一个好的名字无疑会对学校知名度的提高有很大裨益。美国最出色的法学院所在学校的名字,如耶鲁(Yale)、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均不超过两个字节,易看、易记,朗朗上口,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美国名校中,象我们学校一样,所在地、专业特长均说清楚的也有,如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se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但相对我们的名字而言,还是要简略一点。

名字的确定,除了传达命名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外,不能忽略对受众的心理影响。简单易记的名字与冗长、累赘的名字相比教,毫无疑问会对受众产生较大的亲和力。看着都费力的名字是谈不上什么好的宣传效果的。而一个看着、说着都省心省力的名字,自然会让受众乐于接受。

汉语言民族“望文生义”的心理诉求在我校英语译名的确定中必须予以考虑。其实我们学校汉语名字的简称本身就很好,“政法大学”,简洁、实用,准确表达了我们学校的特色,同时满足了大家“望文生义”的心理诉求,远比清华、北大好(“清——华”让人想起腐败昏庸、赔款割地、尊严丧尽的晚清政府,特别是其英语译名,按解放前旧式的罗马拼法,Tsinghua, 殖民地味道特别浓,让懂外语、懂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的中国人在涉外场合不由得不气短;北大也只是根据所在地而取的名字而已,没什么特色。从这两个学校的名字中,我们看不出他们学校的特点和专长)。

关于名字中的“望文生义”, 有两个例子可做参考。一个是美国的饮料公司,Coca Cola, 译成汉语“可口可乐”,被誉为“二十世纪经典名译”,非常符合“望文生义”的心理诉求。据管理学专家评估,这个名字的确立对该公司扩大产品影响、树立品牌形象起了其他类广告宣传无可比拟的作用,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可观的。另一个是国内电脑公司“联想”。业内人士认为,联想起家,除了“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曾让业内人士击节叹服的广告词,宣传上还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其英语译名Legend(传奇、传奇故事),“传奇产品”自然该有“传奇品质”吧。给人的印象不错。

我们学校的英语译名,应当看作一件商标,用商标的标准来要求。我国商标法要求商标必备的法定要件是,“新颖、独特、易读、易认、易记,具有显著识别性”。我建议,不妨就这种要求看作我校英语名字确定的标准之一。

名字中还应该考虑到我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更。我校以前的培养目标是政法类干部,“政”前“法”后,而现在我校的培养目标是法律类人才,我校也是以法律而闻名于社会,驰名于国外,所以反映在名字上,尤其是对外宣传中,就应当以法律为主,名字的确定就应当以法律信息的传达为主要目的。

另外,“中国”二字不必保留。我校的汉语名字,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好大喜功”的心理特点,“中国政法大学”,冠以“中国”二字,除了当年的实际利益考虑外,还应该有“‘携’国名以慑群氓”的味道,吓唬老百姓,以及缺乏信心,借国家之名,壮自己底气的意图。作为一个在国内已经确立自己的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正在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学,我觉得不必如此没有信心,英语名字中似乎没有必要保留“中国”二字。再说,世界名校中,冠以国名的似乎没有。我们也不必硬拉“中国”垫背。加上“中国”两字,除了累赘之外,还让人感觉有“拉虎皮、扯大旗”的嫌疑。

鉴于以上考虑,我建议,我校的英语译名改为“Lawp University”。 Lawp是个新造的词,可以理解为Law Professionals(法律专家或法律专业人士)或者Law and Politics(我个人认为Political Science不好,politics 本身就有政治学的意义)。 我个人倾向于Law Professionals。我们就是一个法律专家执教的、培养法律专家(专业人士)的大学。“名如其实”。(Lawps University 也挺好)

以上是我还不很成熟的建议,妥当与否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定夺。

预祝我校的五十周年校庆能够达到预定的宣传目的。

外语系 王增森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