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获奖表彰会举行

来源:国际法学院   10-23   阅读:
T AAA

10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获奖表彰会。校长马怀德、副校长李秀云出席表彰会。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获奖师生参加会议,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顾永强主持会议。

181E8

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首先对2022年以来我校在系列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的获奖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指出我校近年来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是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2023年10月6日,参加第32届“拉赫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的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以亚太赛冠军的身份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世界总决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和最佳书状奖,成为这一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举办32年来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队伍。2023年4月15日,参加第64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的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世界总决赛中获得世界季军,成为这一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举办64年来首次夺得世界季军的中国队伍。2022年5月28日,参加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的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在荷兰海牙举行的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中夺得世界亚军。

三支代表队不畏挑战、稳扎稳打,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世界法律舞台为我国和我校争得了荣誉,展现了新时代我校师生为国争光、为校争荣的良好精神风貌,证明了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

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宣读了国际法学院关于表彰参加第32届“拉赫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参加第64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参加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的决定,希望受到表彰的师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时希望其他代表队能够继续发扬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取得更多优异成绩,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获奖师生分享了参赛的收获与感想,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际法模拟法庭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指导老师兰花老师和“拉赫斯”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指导老师唐雅老师依次发言,讲述了各赛队攻坚克难的备赛历程,和踏上各模拟法庭竞赛最高殿堂的独特经历。同时,二位老师感谢了在备赛历程中学校领导、各位老师与赛队同学的付出,期待赛队的优秀成绩在未来能够得到传承和突破。各代表队的同学也积极参与讨论,程昱鹏、黄日昕、尹波宸、阮浩洋和万孚阳同学依次表达了备赛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同学们感谢学校和学院为了日常备赛训练、出国比赛多方安排协调方面提供的资源与制度支持,感谢指导老师不遗余力的付出和投入。同学们提到,我校模拟法庭竞赛拥有特色的环境与氛围,各模拟法庭赛队的传承延续、不同模拟法庭赛队之间的团结互助都体现了我校师生无私奉献、协力共建的精神。并且,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对于继续投身国家涉外法治事业建设、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涉外法律人才的真切希望。校领导们再次肯定了各代表队师生取得的优秀成绩,同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示学校将不遗余力地提供包括教务、财政在内的各项支持,以求扩大模拟法庭竞赛的受益面,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李秀云表示,作为“模法强校”和国家法学教育的重镇,我校积极鼓励、支持学生队伍参加各大模拟法庭竞赛,作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举措。英文模拟法庭是检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果的试金石。最近几年学校队伍在各大英文模拟法庭竞赛屡获佳绩,说明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初见卓效。但是,模拟法庭的参赛队员毕竟有限,学校下一步应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文模拟法庭的课程班中,让我校更多学生从模拟法庭的校内训练中受益,成长为涉外法治人才,为国家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1736A

马怀德代表学校对在系列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锻炼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表达能力、法律检索能力,培养同学们团结奉献的合作精神和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近几年,法大学子在系列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中捷报频传、屡创佳绩,展示了法大学子的能力和风采,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马怀德强调,学校相关部门要完善对参赛师生的激励机制,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发扬“传帮带”精神,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为培养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 黄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