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我校教学改革——我校召开教学改革会议

来源:校报记者 肖雨 摄影 艾群   12-18   阅读:
T AAA

12月14日,我校教学改革会议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石亚军、校长徐显明、副校长解战原、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副书记冯世勇、副校长朱勇、副校长张桂琳、副校长张柳华等出席了会议。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应邀出席了会议。来自校部机关、各学院、教学部(中心)、研究所、教研室的负责人、教授、研究员等2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桂琳主持。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党委书记石亚军首先致辞。他说,我校的这次教学改革会议是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的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与会同志的积极参与下,必将会对推动我校的教育创新,深化我校的教学改革起到巨大的作用。他说,在我国进入WTO、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政法高等教育将承担起培养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培养高级司法人才、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法学研究领军人才的重任,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了未来的自豪感和现实的责任感。他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续发型特点的人才。他结合带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小组对多所高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随机评估、优秀评估的情况,指出,目前全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呈现出高、宽、深、新、特、亮的特点,呈现出战略高点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主动适应性发展、内外交叉循环式发展等趋式,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的现代化和高附加值培养。他号召我校全体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同志们树立起主流意识、机遇意识、资源意识、强势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工作,锐意进取,探索出适应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网络式、立体化、非线性。

随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排头兵,其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成果。他希望我校在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索中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他还向与会人员通报了教育部已经出台和正在制定的一系列旨在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系列计划,包括5年内评选1000门精品课程的深化教学改革计划、使10000名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000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评选500名教学名师的教学名师计划、外语教学改革计划、基地建设、基础课试验示范中心建设计划、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计划等。

在14日上午举行的大会上,朱勇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我校本科教学的现状”、“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的探索”、“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5个方面对我校即将全面展开的教学改革的理念、原因、目标、思路、任务、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报告在全面肯定我校几十年来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目前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学科专业不完整,专业之间轻重失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因材施教;课程体系需要调整,课程门程偏少;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校硬件建设相对滞后,人员结构比例失衡等。

报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走近主流意识;加大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进行配套改革,理顺体制,调整教职工队伍结构;建构“一人多课,多人一课”的教学制度,淡化专业强化课程,促使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规范教学过程,减轻学生听课负担,初步完成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从专业建设向课程建设的转变,建立高效的具有柔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报告提出,卓有成效的法律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是一种高起点、高层次的教育,换句话说,应该是本科毕业后的学历教育。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是优秀法学人才的必备条件。为了体现整体推进、特色发展的双重战略,我们可以,也应该把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学”紧密相联。具体设想为:让第一位考入我校的学生均有机会接受系统、良好的法学教育。让非法学专业学生接受系统、良好的法学教育,在获得其本专业学位的同时,再获得一个法学学位,如采用“提供一种5年读两个学士学位的选择”的方法,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基础素质、法学专业素质、人文素质。

报告在如何有效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如何实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待大家思索研讨的课题。如:如何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建立合理的制度,让学分制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总学分,留给学生多一些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加大基础课程的学分;基础课与专业课都有一定比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优化专业课程内容;增加学校课程的总门数。

报告对加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学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及其作用作了说明。

报告提出,学校将确立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学生评教和学生资讯员制度,建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加强对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在14日上午进行的大会上,教务处陈桂明处长对教务处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此次会议的总体安排进行了说明。

14日下午、15日上午,与会人员将分成4组,对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中国政法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暂行办法》、《中国政法大学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中国政法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暂行规定》《中国政法大学学分制管理条例》进行分组讨论。

12月15日下午,教学改革会议胜利闭幕。在闭幕式上,各组代表进行了发言。图书馆、科研处、人事处、资产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也纷纷发言。

校长徐显明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他用三句话概括了此次大会,他认为这次会议是教学改革的动员大会,是交流改革观念,沟通学校改革意图和教师想法的大会;这次会议是启动接受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进军大会,他要求在迎接教育部的评估时,要“因评促建,因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次会议是总结和概括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的会议。校长徐显明认为学校办学的第一个特色是我们办了一个特色性的大学,这体现在法学学科上;第二个特色是我校有全国最强大的法学家集团,我校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而法大的师生也始终关心国家政治,关心民族发展,这是我校办学的一个特色:第三个特色是既注重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

徐显明校长在讲话中提出“观念更新是先导,质量提高是目的,目标模式是重点,师资建设是关键,条件建设是基础,制度重构是保障”。并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学校上下要树立3种观念,即在教育教学关系上以学生为主体,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位,在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构建上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话中,徐显明校长还对教师关心的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