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国政法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在新的一年,我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下面,我想就学校2011年的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点,我们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
先谈一手抓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它是在总结了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这个道理对我们学校的工作也是适用的。大家知道,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法大目前还面临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资源短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学科发展不平衡、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教职工待遇偏低、学校管理精细度与效率不高、校园文化和氛围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就要靠法大的发展。法大的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是硬道理,法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发展,在工作中有困难、有问题、有矛盾,要在发展中并通过发展来解决。当然,法大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以全体师生员工为本,尊重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强化、优化教师队伍,发挥大家的首创精神,保障大家的各项权益,促进学生在法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各位教职员工在法大都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推动法大的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方面,我以为今年,特别是上半年,以下几点工作要重点抓紧落实、做好:
(1)尽快完成学校、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厘清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并通过编制过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活力。
(2)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构建学科创新发展平台,推进跨学科研究,力争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并为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做好准备。
(3)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创新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并带动全校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大学章程建设”试点项目为契机,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优化权力配置,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社会参与、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
(5)今年上半年要认真做好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要深化认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要采取措施,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要用好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竞争能力;要奉献爱心,特别真诚关心有困难的毕业生就业;要高瞻远瞩,统筹做好法大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战略布局。
(6)进一步调动全校上下的积极性,搭建平台和创立品牌,大力发展高端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加强国内合作办公室的权能,强化多元筹融资体系,开源节流,开创筹融资工作的新局面。
(7)拟订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理顺不同队伍、不同岗位之间的绩效分配关系,在普遍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的同时,将分配制度与岗位绩效挂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和对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
(8)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放在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领域,提升全校国际化办学意识,形成全校“大外事”格局,打造“CUPL”国际化品牌。
(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年内完成学院路校区综合科研楼建设,启动学院路校区住宅配套楼建设,做好学院路校区教学楼和图书馆合并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10)有计划地做好建校60周年校庆的各项筹备工作。
上面讲的是一手抓发展,下面讲讲一手抓民生。
尽管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中国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是从19世纪末开始逐渐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而且中西方的大学都有教育的责任、学术的责任、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前进的责任,但如果你对中西方大学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的大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土壤之上的,目前的中国大学既是学区,又是社区,这就意味着中国大学既要办学,又要进行社区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基本上不负责学生食宿,相关事务已完全社会化了,而我们要包下来。他们也不管退休的教职工,其退休的教职工进入社会保险体系,而我们也要包下来。大学和社区是非常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大学要讲学术,讲优质,讲择优,要实行精英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社区要讲公平,讲扶弱,讲稳定压倒一切,要关注弱势群体,要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要建立和谐社区。
我讲上面这些就是想强调,我们学校做工作也要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抓发展、建设,也要抓改善民生。我想,在关注民生方面,我们主要要做这么几项工作:
(1)加强自身的筹融资能力,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今年要在学校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力安排资金提高全体(包括离退休)教职工的收入待遇。
(2)特别关注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的解决,要想方设法帮助青年教职工和低收入教职工在北京市申请购买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
(3)高度重视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条件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及时回应;二是能做到的,要及时改进;三是一时不能做到的,要及时回复,予以解释和说明,争取学生的理解和谅解。
(4)尤其注重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待遇,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要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作用,尽可能安排适合他们的文体及参观游览活动,对空巢独居及经济困难的离退休教职工采取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第二点,我们要一手抓校内,一手抓校外。
上面讲的第一大点就是讲的抓校内的工作。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不仅要抓好校内建设发展的工作,还要高度重视抓好校外的合作互动工作。
一个大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不仅要传承知识,创造知识,而且要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大学要实现这些功能,特别是实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大学只有与社会良性互动,才可能发展的好,发展的快,发展的顺利。否则,这个大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处境很困难,有时甚至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开放式办学,把法大办成“开放式”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原因之一。
我这里有一个案例给大家讲讲。几年前,我曾访问过加拿大的几所大学。加拿大的大学都非常重视同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它们不仅重视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重视同大学所在的社区、城市、省份、国内外的大学、中学、工商界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大学的目标。其中,艾伯塔大学建立参议会(Senate)的做法给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艾伯塔大学组织架构中有一个参议会。本来,在北美的大学体制中,参议会实际上是大学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大学的学术事务、学生事务、学术人员的聘用与升迁等。在艾伯塔省,早期参议会的职能也在于此,但后来省里的立法作了改变。按照2004年《中等教育后学习法案》,参议会是大学建立的一个独立的咨询机构,其成员叫参议员(Senator),分别来自社会各界,“参议会有义务探究任何有利于大学和在社会中提升大学地位的问题。”艾伯塔大学的参议会共有62位参议员,大致由3类人员组成,其中第一类为校监(Chancellor)、校长(President)、董事会指定的学术副校长(VP Academic and Provost)、一名负责学生事务的代表、负责拓展事务的代表、校友会的正副主席,共7人;第二类为省里的高教部长指定的9位公众代表和2位大学非学术成员,大学董事会、院长委员会、校友会各指定的2人,校务委员会(General Faculties Council)指定的3人、学生会指定的4人和研究生会指定的1人;第三类30人,由参议会在任成员从对大学事务感兴趣并坚信艾伯塔大学的学术领导地位的公众中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可连任一次,这30人的选择要考虑他们来自的地区、界别和组织,以保证其代表的广泛性。艾伯塔大学参议会的参议员大多数来自省内各地,也有部分来自省外。
参议会是艾伯塔大学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通过参议会,大学可以直达社会,更加密切地联系社会;而社会对大学的许多建议和意见,也可以通过参议会反映到大学;同时,参议会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讨论高等教育的论坛。参议会的参议员作为大学的“大使”(ambassador)和“宣传员”(advocates),经常深入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和中学,通过与公众见面、与中学师生见面、与学生家长见面、发放大学优秀入学新生奖、邀请中学生和家长到大学举办“条条道路通大学——招生PIZZA晚会”、举办国际周、为筹款举办“校长杯”高尔夫球比赛、组织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地介绍和宣传大学,提升大学在本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同时,参议员作为大学的“顾问”(advisor),可以作为观察员参加大学的相关会议,以便了解和熟悉大学的情况;参议会有权要求学校的任何部门向它提交报告,可以接受和考虑任何公众成员对大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就大学事务向大学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和省高教部长提交报告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参议会设主席一人主持工作,主席同时是学校的校监。参议会下设校内事务委员会、省内事务委员会、全国及国际事务委员会、参议员提名委员会、荣誉博士学位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等6个委员会。参议员分别在不同的委员会参加工作。参议会一年开4次大会,而每次会议由大学的一个学院来负责承办,以便参议员与学院教职员工有所接触和熟悉起来,同时让参议员对相关学院的学术有所了解。特别要提到的是,所有参议员都是志愿者,他们热心大学事务,愿意为大学做贡献,不取大学任何报酬和好处。
我觉得,艾伯塔大学设立参议会来加强同社会的联系的做法,很值得我们中国大学借鉴,也值得我们法大借鉴。我讲这个案例,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全校上下都能认识到法大同社会,包括与我们有联系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邻居、大学、中学、企事业单位、校友、学生家长等等,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对法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全校上下,包括校领导、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院系所及其负责人、所有教职工,都要为了法大,为了法大的事业,为了法大的整体利益,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珍惜法大的办学声誉,维护法大的社会形象,去同社会各界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我们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积极主动同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信息,寻求支持,争取资源,为法大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点,我们要一手抓国内,一手抓国际。
上面讲的两大点,实际上就是讲的要抓好法大在国内的工作。下面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抓好法大在国内的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抓好法大在国际上的工作。
大家应该注意到,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中国同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大学如何办?我想,这实际上对我们中国大学提出了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际意识,确立国际化战略,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
现在,国际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高等教育资源,包括资金、思想、课程、学生、教师等的跨境流动,对这个时代的所有优秀大学都形成了国际竞争的压力,迫使它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是把自己仅仅定位为本地的大学和本国的大学,还是定位为全球的大学这样一个问题,已摆在所有大学特别是有雄心壮志的大学的面前。
我们法大实际上已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并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意味着法大要从一个国内优秀大学向国际上的优秀大学转变。这是法大面临的重大挑战,当然也是法大发展不能忽视的机遇。事实上,我们法大创建中欧法学院的实践,已经让我们尝到了国际化办学会极大地提升法大的甜头。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如何做,如何落实,如何在我们的工作安排中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首先,要提升法大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注意培养国际型人才。判断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从主体方面看,要看教师、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看他们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其中,教师和学生来源中国际成分的比例也很重要。国外许多好的大学,面向全球招聘教师,其师资队伍中有很多国际型的教师,大学里国际学生的比例也比较高,好的大学本科生中国际学生比例达到5—10%,国际学生在研究生中的比例更高。大学之间交换学生的名额也很多,欧洲的不少大学要求所有本科生在毕业前都有机会出国交换学习一次。
其次,要提升法大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国际化水平。判断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还要从教学与科研活动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国际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使用国际水平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双语教学特别是用国际性语言提供的课程程度、跨国合作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
第三,法大要更有效地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必须重点加强国际交往能力建设,包括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和大学自身的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我国大学实施跨境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而提升能力的关键还在于让大学师生更多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在,法大师生出国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了。比如,按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计划,国家每年公派5000人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要派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大学,师从一流的教授学习。国家留学基金委去年给了我们51个名额。目前,我校和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项目还不多,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是关键。要给师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时,国际化是双向的,法大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能力刻不容缓。例如,制约法大与国外伙伴大学互换学生的瓶颈问题之一是我校全英文授课课程太少,而且不成体系。另外,我们学院路校区的硬件条件也不好,不利于我们吸引和吸收更多更优质的留学生来校学习。而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个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校园内如有更多的留学生,可以增加本国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提升,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
我上面讲的三大点就是讲我们今年的工作要做到三个“两手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工作出现偏差,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曾强调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曾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还说过:“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实际上是强调,在工作中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善于‘弹钢琴’,不偏不倚,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和形而上学。我学习借鉴小平同志的说法,在上面结合学校的工作谈了三个“两手抓”。我真诚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把我们今年的工作做好,推进法大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我就强调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