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军都时评  >  正文

副校长张桂琳就我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接受新闻中心记者专访

来源:新闻中心 图/摄影工作室 艾群   4-27   阅读:
T AAA

教育部专家组将于2007年10月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评估,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迎评促建工作。为了让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积极参与迎评工作,张桂琳副校长近日就我校迎评促建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接受了新闻中心记者的专访。

问:我校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作了哪些部署?

答:对于中国政法大学来说,迎评创优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它与学校的地位、声誉、影响息息相关,与我们各种资源的获取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源质量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一位师生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学校今年的党政工作要点都把它列为“三件大事中的首件大事”。事实上,这几年来,学校的迎评创优工作一直是常抓不懈的。根据已经接受过评估的一些高校的规律性做法,在正式评估的前一年左右,进入全校总动员的攻坚阶段。教育部对我校的评估时间是明年10月份,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攻坚阶段的前奏曲。学校的评建创优领导小组已经发文并召开会议,对本学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具体的时间安排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4月10日开始至5月19日结束,其间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自评,大家认真对照详细分解的指标体系和观测点,总结成绩,梳理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对学校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二阶段是5月20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其间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院部处评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各单位之间进行交流互评,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第三阶段从6月20日到本学期末。其间学校的评建创优办公室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政法大学评建创优攻坚阶段的工作方案,提交领导小组和相关大决策会议批准后,正式启动下一阶段的工作。这个启动的标志,就是全校总动员的开始,是临战状态的开始。

问:请问我校的“迎评促建”工作对于我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答:勿庸置疑,迎评促建工作对我校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绝对是积极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推动全校工作围绕着本科教学而建设、而改进、而提升的最有力手段。我觉得作为我们评估宗旨的那20个字——“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非常好的表达了评估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迎评促建将使全校上下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重要观念,从而进一步矫正其工作的重心和行为的价值导向;其次,迎评促建工作将促使我们对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办学理念等再次反思和梳理,以使其更加准确与客观;第三,迎评促建将推动学校和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对各自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建设、改进、提高,从而提高各自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四,迎评促建工作将使学校的有限资源最大限度的投向本科教学。其结果必然是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运动和其它环境和条件将得到切实的改善,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有了感受,在今后的一年中将会更明显的感受到;最后,迎评促建将直接有效地提升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当然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教务处的管理水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是非常乐意有迎评促建这样强化本科教学的机会的,尽管我将为此付出超常的时间和精力。我校我们全体师生也和我一样,在上述的意义上高高兴兴地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参与本科教学评估,为评建创优作出自己的贡献。

问:请问在“迎评促建”工作中,您认为哪些方面是我校的强项?与兄弟院校相比,我校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

答:“强项”是相对于“弱项”而言的,两者相较,我现在更愿意强调我们的“弱项”,同时我也希望全校各个部门都能正视学校和自己的弱项,这样才能为弥补弱项而积极的建设出强项、营造出亮点来。

我认为,从学校的层面来说,我们的弱项存在于一硬一软两个方面。所谓“硬”,即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所要求的大部分硬性指标我们都差之甚远。尤其是与空间有关的,有设施有关的,与其它办学的客观条件有关的等等。所谓“软”,即一些部门和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思考重心有偏,工作投入不够,这一点和我们法大校园文化中长期以来的一些重要缺失有关。对于“硬”的弱项,我们会通过加大投入,积极挖潜,灵活变通来尽量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对于“软”的弱项,前边已经说过,我们通过迎评工作自身来强化。

认识到明显的弱项,我们要想创优、达优,就必须有亮点,有强项,有特色。就目前来看,我们能够形成的亮点或强项大致有:第一,在专业设置方面,作为一所以法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我们的专业设置具有有机性和系统性,每一个专业既是对法学的支撑或关联,又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和价值; 第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们首创了双专业、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众多名校开展互换培养,与国外大学进行本科生交流等等;第三,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凸显了我们的“实践型”人才培养优势。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制度建设和资源投入强化和建设一切与培养实践型人才相关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比如,大力度的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满足所有学生集中实习的实习基地的建设、模拟法庭的建设、普及性的研讨课、实验课、案例课程的建设,诊所式教学模式的推广,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投入的加大和管理的加强等等; 第四,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致力于打造有灵魂、成系统、高水平、宽口径的通识教育课程,使其真正起到融通专业、拓宽视野、锤炼思维的作用;第五,在制度创设方面,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尽快建成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管理典;第六,在教材建设方面,有计划的组织编写各专业的精品教材,尤其是组织起最优秀、最强势的法学师资力量,打造出国内最高水平的法学系列教材,包括配套的案例选编和学习指导;第七,在教学管理方面,从制度和手段两个方面,实行最有效率、最有质量、最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此外,在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问:请问此次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将对我校全面建设法科强校的目标有何作用?

答:“法科强校”内涵十分丰富,它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等紧密相关,缺一都不可达到“强校”的目标。这其中,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法科强校”的目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一目了然的。我们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所作的一切工作其最终的成效就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正是建设法科强校的必然要求、首要要求。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