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军都时评  >  正文

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黄进校长在中国政法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校长 黄进教授   6-26   阅读:
T AAA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此时此刻,我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 非常高兴同你们——每一位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起,共同见证你们的毕业典礼,分享毕业典礼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喜悦、激动和快乐。

一个多月前,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了中国政法大学60华诞庆典。当时,有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校友齐聚法大,代表20多万法大校友为母校的甲子华诞献上了祝福。可以这样说,他们——法大的校友,是法大最宝贵的财富。建校60年来,从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门,法大的校友们便承担起了彰显法大风采、弘扬法大精神和传承法大文化的重任。他们或闻达于庙堂推动社会进步,或坚守于讲台传播文明理念,或扎根于基层守望法治理想,无论身居何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言行为“法大精神”作了精彩的诠释。而从今天起,在座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也将走出军都山下的校园,加入他们的行列。

四载军都、暑往寒来,四载耕耘、春华秋实。同学们,首先我要衷心地祝贺大家成功完成学业!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七大高峰,而人生则有更多的高峰,你们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跨越了大学这座高峰,从此,法大必将以你们为荣!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如果没有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各种方式,包括吐槽和拍砖,促进学校的发展,也就没有学校今天的进步和成就。你们顺利毕业,既是学校之幸,更是学校之福!

回顾四年前,同学们刚刚踏入法大,青涩和懵懂的你们可能无法想象自己会伴随法大经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如果你们盘点一下你们四年的法大岁月,你们一定会为这四年与法大共度的光阴而倍感骄傲和自豪:2008年,在你们刚刚进入法大之时,中欧法学院在法大成立,这标志着法大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对外交流的桥头堡,为法大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以法大学子为主体的“依法治国”方阵参加了国庆60周年游行,为共和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际,学校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对法大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2011年,法大抓住机遇,获准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这让法大迈上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台阶;今年,同学们又与法大共同迎来了建校60周年的喜庆日子,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央充分肯定了法大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法大送来了真诚的祝福,对法大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那一刻,我们都为身为法大人而自豪。

同学们,四年来,你们用青春为法大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法大一路前行,同时也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法大毕业生,为法大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你们在学校曾经获得过的成功、褒奖和真情,将成为你们人生旅途无尽的力量和无穷的财富。你们在学校曾经遇到过的不快、艾怨和失望,此刻也应该以你们风轻云淡、春风和煦的心情去消解、去淡忘。由于学校硬件的限制和管理服务不到位而给你们曾经带来的诸多不便和不尽人意之处,作为校长,我要在此要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但是,你们仍然要庆幸自己可以在法大求学四年,或许,法大没有占地几千亩的校园,也没有巍峨的大楼,甚至无法为大家提供相当满意的学习生活条件,然而在这里,你们可以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感悟他们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在这里,你们可以与一大批杰出的中青年教师共同求学问道,接受最前沿知识的滋润和智慧的启迪;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你们获得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高贵品格。没有足够大楼的法大给了你们大师和大爱的熏陶,你们身上已深深烙上“法大精神”和“法大标识”的印迹。

什么是法大精神?这是全体法大人在60年办学历程中,不断经历坎坷却矢志不渝积淀而成的精神,那就是“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法大的精神有大气、大度和大爱的特质,这些精神已经浓缩在学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之中,镌刻在一代代法大人的心底。

在法大精神的浸润下,法大人形成了独有的特质,那便是“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气度,“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情怀,“公平至上,正义优先”的价值观,“可夺法大名,不泯法大志”、“只向真理低头”的骨气,“凡我在处,便是法大”的身份文化认同。这种以民主法治,以经国纬政、经世济民为理想、信仰和目标的使命特质,已经成为鲜明的“法大标识”。

法大精神,应是我们全体法大人今后为人、为事、为学所应秉持和弘扬的精神,也应成为各位毕业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追求事业所应秉持和弘扬的精神。唯有如此,你们才能从一名“法大毕业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大人。

同学们,你们是在母校的甲子华诞之年学成毕业的,在你们踏出校门那一刻,你们就将承载法大更多的期待、牵挂和托付,我希望你们不仅自己要成为法大人的标杆,还要努力使法大成为世界的标杆。近代以来,我们中国人一直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振兴中华”、“中华复兴”的深意所在,不单单指经济实力的强大,更需要文化软实力,更需要“中国法治”的兴盛,“中国教育”的繁荣,以及“中国创新”的崛起。其中,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法大要为振兴中华、中华复兴而创新,法大人更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

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就要做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人,做一个敢于讲真话,更要敢于追求真理的人。这是在社会中探求新知、在事业上奠定根基所应有的心境。在现实中,最平庸和最深刻的东西可能都会被人嘲弄。有时候,坚持真理甚至是要吃苦头的。但是,要创新,就不能过分在意别人对你如何评价,关键是自己要“明明德”,要有自知之明。自己对自身缺点和不足应了如指掌,清楚自己已经拥有什么,并清楚怎样去争取新的拥有。这才叫真正的自信,也叫真正的自尊和自爱。

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就要做一个具备协同意识的竞争者。民国初年,有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团体的章程写道:“当今之世,非竞争无以求生存,非合作无以求发展。”这就是说,人走向社会,难免会碰到竞争,但竞争并不等于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应是公平竞争。而且,在资源稀缺的年代,只有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去看待竞争,让协作的竞争者共同进步,你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学会平和、宽容、融通,常怀平常之心、感恩之心、恻隐之心,仁爱天下。我们还要悦纳自我、珍重家庭,宽容他者、尊重他人,实现处事的通达、心灵的和谐与内心的安祥,这其实也是担当社会责任、成就事业辉煌和度过平安人生的基点。

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就要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泰戈尔曾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你们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步入社会,我希望你们能心怀梦想、坚守理想,永远保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忠诚、信念和责任,这是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持有的一种生活境界。作为法大的毕业生,你们要牢记入学誓词所言,坚守对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信仰,用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宽广的视野胸怀、丰富的法律知识、过硬的专业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扬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

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人生有涯,而读书无涯。我希望你们不要把书橱里的书当摆设,除了继续深入研读所学专业的书籍之外,也要读点自己专业之外的书。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而进入社会之后则主要是学习灵魂知识,接受灵魂的教育。你们要把读生活这本大书,与读纸质书、读网络书结合起来,真正读懂生活这本无字大书。

要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还要具备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中国意识,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度。当今世界,正值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际的交流与思维的通达,知识的广博与文化的交融,以及国际视野、全球观念、战略意识的具备,对人的发展尤显重要。世界眼光必然与坚实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相连接,要以把握时代主题与深谙中国国情为根基,深切地认识国家的历史传统、自然状况、发展水平、社会矛盾等阶段性特征。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要把阳光种进泥土;既要开拓进取,又要勇于创新,要把卓越付诸实际。在追求实现自我的同时,在处置家事国事天下事时,永远不忘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

青春如舞,岁月如歌。同学们,四年的相濡以沫,我们共同渡过了“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宝贵岁月。如今,军都山下四载生动的故事已经结束,这些故事会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中,成为你们往后返校重聚时絮絮不断的话题。现在,整个世界已经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你们的面前,你们就好比法大的种子,即将播撒四方。我想,无论你们走向何处,那怕是天涯海角,只要深深植根于属于你们的大地,你们就会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未来属于你们,更精彩的人生故事等待你们续写,而法大甲子华章的辉煌也等待你们去谱写崭新的乐章。人生有许多道路,我希望你们永远只走一条路——直路,而不是弯路;人生可以有无数梦想,我希望你们拼尽全力,至少实现一个梦想,而且是能改变世界、帮助世人的梦想。

同学们,天空是辽阔的,你们奋飞吧,你们翱翔吧!无论是祥云瑞日还是乱云飞渡,你们都不要折损翅膀。母校等待着你们平安、幸福、快乐、成功的佳讯。我为你们祝福,我们为你们祝福,中国政法大学永远为你们祝福!再见啦,童鞋们!

谢谢大家!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