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2006年2月16日特别策划《大学生当村官,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栏目中,编者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在挑选带头人的过程中,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引发了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当村官”现象的各种议论。
新年伊始,北京市就开始着手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郊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基层带去了什么?这一举措能否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很多人对此纷纷表示质疑。有的人甚至武断地讲:聘大学生当“村官”不是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的根本办法,或者是根本办不到,更谈不上能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他们的理由主要有:“首先,首先是聘大学生当“村官”难,其次是大学生知识专业对口难,第三就是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难,最后大学生还有入选之难。”由此看来,大学生当村官几乎成了“蜀道之难”了。事实真得如此吗?笔者认为值得一番探讨。
首先,我们引进大学生当村官,引进的是他们的才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在自己的任期内把自己的“智”在农村“释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鲶鱼效应”,那么其主要使命也就完成了,而不断引进的“大学生村官”们会像接力赛一样形成“送智链”,不断充实、丰富这项“引智工作”。这项工作就好像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就经济学成本而言,也是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好项目。之所以北京市市政府和其他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是参透了其中的奥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多注意方法的运用,不能让“下去”的大学生成为“花瓶”,必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一点,还要靠引进大学生的基层单位领导们的自觉性了。
另外一点,《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份调查显示,对自己选择大学生村干部这份工作,5%的人表示后悔,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了88%。“多数人认为给大学生服务农村提供了途径,是大学生比较好的工作选择。”当然也有人认为对于工作不好开展,究其原因,44%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是“村里矛盾多”,认为是“专业不对口”和“政策不落实”的都占24%。虽然“大学生村干部表示最大困难是工资低”,但“80%以上的大学生仍然满意选择基层工作”。从这份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他们所带给我们农村的新面貌。这些种种困难走是可以预防和化解的。只要我们在制度上根本保障大学生和基层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权,以及在政策和财政上解决大学生们的后顾之忧。相信,大学生扎根农村、奉献基层一定会卓有成效。
国家行政学院的刘旭涛教授也指出“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双赢之举”,“ 一是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一方面,采用公开报名、自愿选择的方式,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吸引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解决了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此,市场和政府这两方面的作用相得益彰。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举措。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当“村官”,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来讲,在面临就业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农村放手一搏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
我们相信,下基层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传播知识和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播种机。在他们辛勤的付出和努力过后,换来的一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