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李曙光:光明烛照济天下 曙光冉冉暖学子

来源:文/记者 杜晌 图片编辑/孙皓翎   10-28   阅读:
T AAA

提起李曙光,便会引出众多的头衔与荣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国有资产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和新《破产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经济改革体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不胜枚举。在社会范围内广受尊崇,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报道也层出不穷,无以类举。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法大的学生眼中,他是博学的智者,儒雅的恩师,热情的良友。

结缘法大 三十一载不忘初心

提到第一次来到法大的场景,李曙光欣喜地回忆起往事。1983年,他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法律史研究生入学,那时,新生报名地点还设在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今公安大学),后来又通知新生到小月河附近的法大校门处报到,几经周折。学校附近也不是如今的现代都市,四周还是一片一片的农田,路上跑着的都是各种马车。他感叹道,当年自己入学的时候,尽管学校的基础设施与现在相比很匮乏,但他觉得已经很满意了。而随着法大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与那时候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让人感受最深的变化则是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一届法大研究生有100人左右,而现在,每年入学的研究生都会有2000人之多,这是李曙光作为法大学生,作为法大教师感到最为欣喜的发展。

算起来,李曙光与法大结缘已有31年之久。一路努力,一路回报。研究生毕业之后,随即任职任教于法律史研究所,2000年,他受邀前往哈佛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返校后即任职任教于研究生院。时光荏苒,多少新老教师人来人往,他仍躬耕讲台,诲人不倦。从法大第一届研究生成为法大争相欢迎的教授,他可以算作名副其实的法大人,晓月河畔的坚守者。

苦心治学 木欣欣以向荣

不破不立。在经过资金制、承包制、扩权等尝试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改革的重心终于转到兼并破产这条道路上来。由于法律的缺位,十多年来,国企的兼并破产是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才得以大规模开展起来,而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端,便是国发(1994)第59号文件。李曙光教授就是第59号文件的起草参与者之一,随后仍一直致力于破产法研究。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新《破产法》、《国有资产法》、《期货法》等立法起草小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最高人民法院破产法司法解释起草小组顾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破产协会成员委员会理事,国际破产协会中国区负责人……这一堆头衔对他而言不仅是光环和荣誉,还是对其致心学术的肯定和不断鞭策自身前进的动力。

他被称为深有造诣的学者。从法律史的学习到经济法、破产法的研究,他始终潜心于学术钻研。谈及一路走来,他笑道,学习不能以功利心视之,自己的经历都是逐心而为,兴趣使然,所以不仅不觉得是负担,反而是一种幸福。

他致力于成为心怀社会的服务者。在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过程中,李曙光首次提出历史劳动债权的概念,建议在破产法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起草中应当直面下岗职工历史劳动债权的清算问题,力求解决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在他的倡议与努力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补偿金从最初设定的平均2000元提至平均2万多元,无疑是对下岗职工生活的一个有力保障。立法实践与学术研究中,他总是满怀热情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对于每一届入门的新弟子,他总会集体跟他们畅聊一次,主题一定是“做精英中的精英”。他以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以此鼓励学生。他引导每一位学子全面关注经济发展,指引他们学会用法商管理的视角去看待各个领域的经济变化以及如何处处体现法商管理的价值。他告诫学生,要做未来社会的领导者、服务者,无论从事各行各业,都要致力于成为行业精英,都要以奉献社会为先,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温润如玉 言传身教下自成蹊

“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授业解惑,传道更是职责所在。”

第一次上李曙光的课,学生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渊博的学识、精到的分析和儒雅的君子之风。“博大精深”可以说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博大”在于胸怀,也在学识;他饱含人文情怀,又兼具对社会问题鞭辟入里的剖析;“精深”在于激发学生丰沛的求知欲,使之自发地从他的学业讲授和处世人格中挖掘更多“宝藏”。授课中,他总是以法经济学的角度打开视野和思路,结合社会经济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娓娓道来、引人思索。

为人师者,他身上体现的那种“宽度”和“厚度”,从授业、传道等多方面激励、感化着学生。

他的学生说,作为他的学生一定要有学习的“主动性”,主动从课堂、读书会、踢球、爬山等活动中,去发现、感知和学习,在优秀的平台上主动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

谈及李曙光老师,杨同学说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读书之多、涉猎之广,尽管工作繁忙却没有减少他的阅读量;二是为人处世方面,始终能够感受到“君子温润如玉”的气度。每次在校园偶遇老师,他手里除了文件夹之外,总是还有一本近期在读的书;组织同学们外出郊游,他总会和联络人提前确认交通、天气、饮食等状况,并相应地提醒大家。诸如很多学习生活中的细节,都触动着学生的内心,并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效之用之。

“学生不会搞学术是学生的问题,但是学生不爱搞学术是老师的问题。”

谈到如今很多学生不愿潜心学术,李曙光教授很是痛心。耕耘讲台二十多年,他不仅自己没有放下学术研究和奉献社会,也经常在课堂上告诫学生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目前高校所实行的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现在的本科生接受的知识水平相当于以前的高中生,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知识并不够用,这是大学生首先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工具、检索工具的运用,造成知识的便于获取,所以学会知识并不是主要任务,重要的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他的课堂上,从不会有僵硬生涩的理论灌输,学生自然会神采奕奕地参与课堂讨论中。他经常会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实践经验,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他讲课也从不拘泥于课本或者单调的讲义,触类旁通、天马行空,信息量十分巨大,新鲜的知识比比皆是。他的学生经常戏言:“每每上课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被动’扩充了。”

“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天职,绝不能耽误。”

每次下课结束,总会有许多同学围上讲台,纷纷就他们的疑惑请求李曙光的解答,而他总是一一耐心答复,从来不催赶学生,即使课后他还有其他的会议等安排。他的课程几乎不会调停,他曾经说过:“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天职,绝不能耽误。”他总把学生作为最珍视的宝贝,最尊重、最爱护。

作为李曙光门下的弟子,可能比其他班级的同学要多一个特权,那就是持续了多年,迄今将近百期的“精典沙龙”。他每次都会邀请一名在读博士生或知名学者,就某一个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沙龙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问题。由于活动时间都是在晚上,因此控制时间就成为了必要但是却最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思想激烈交锋,学生全神贯注,老师倾囊相授,“曾不知时间之流逝”。有一次,李曙光邀请到了美国一位研究中国长城的专家,那次的“精典沙龙”图文并茂,老师、专家与同学们互动不断,一下子就从晚上七点持续到了十一点半。看大家都意兴未尽,李曙光又邀请了学生一起和美国教授在酒吧开怀痛饮,畅论天下。

球场上的“大龄青年”

课堂上的李曙光可能会给学生们留下各种“高大上”的印象,但这位严谨思辨的教授在生活中却从不会摆架子。相反,在2008年的春末夏初,他带着学生成立了一支名为“五月”的足球队。自此,师生业余足球队的传统一直延续,每个周末,在海淀大学都能够看到一群身着橙色战衣的“大龄青年”在绿茵球场上飞驰。他们每场比赛的对阵方都是研究生院的院足球队,不过这两支队伍可不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叛变”困境,因为院足球队在参加学校比赛的时候,还会经常到业余队里“借人”。

作为首席“大龄青年”的李曙光是球队公认技术强、体力好、意识佳的实力前锋球员,在比赛中经常遭遇对手的紧逼防守,这种对抗,其他学生总是会替老师捏一把汗。一次,李曙光被对手无意间犯规绊倒受到了轻伤,但两秒后,他立刻站了起来,和犯规的球员示意,又微笑着继续比赛。

以梦为马,他怀有一颗始终年轻的心,和他的“队友们”共同享受着竞技的乐趣。

如果说足球是他的一大爱好,那么登山就是另一大爱好了。每年的春秋两季,他总会组织在校的的和已经毕业的“弟子们”京郊远游、登高望远。登山途中,他喜欢和学生惬意交流,询问最近的情况,将来的打算,聊社会,谈生活,也会时不时地催促学生们多看书多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效果却能持久而绵延,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光明烛照,能洞彻千年幽谷;曙光驱寒,可慰暖莘莘学子。于李曙光心中,万千荣誉,不及学生一声老师,不如一句法大人自称。

采访手记:

采访李曙光教授之前,自己通过查询资料了解了很多他的学术成果,却也陷入了苦恼,经济法、破产法……,非法专业的我对此既陌生又畏惧。但还是在准备之后鼓起勇气坐上校车,到达研究生院古旧的一号楼,在李曙光教授的办公室进行了采访,而教授随后要赶去主持一场会议,因此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多。李曙光教授非常亲切,却也惜字如金,话不多却总能一语中的,我也为老师的不多话语而头疼。直到工作人员催了好几遍教授即将迟到会议,我们才结束采访。

采访归来,我却不知从何下笔,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教授对我讲的一句话:“研究生还是要读的啊,本科知识是不够用的!”音如重锤,敲打入心。我开始思考这个从未想到的问题,对李曙光教授的印象也渐渐明朗,他无论是著作等身的学者,还是推动改革的服务者,在学生面前,他对自身的定位,对自己的身份要求始终是一名教师,一名引路者。曙光冉冉,他始终不忘初心。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