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马皑:马不停蹄访社会焦点,皑皑白雪润法大青苗

来源:记者 王云艺 刘杰  9-19   阅读:
T AAA

“任何事,只要我做好了,我就问心无愧!并不是说我有什么高尚的道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而已。”

——马皑

1980年,他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听过江平教授的谆谆教诲。1985年,他留校任教,主攻犯罪心理学。1992年,他悄然离去。当时,无人会在意一个青年讲师的离去,更无人会关心一个中年讲师的回归。十年后,他重返讲台,在年逾不惑之时以讲师的身份重返讲台。如今,在法大,他的课已是一座难求。百度贴吧上有学生送给他这样一幅楹联:马不停蹄访社会焦点,皑皑白雪润法大青苗。这就是马皑,一个学术上深入浅出的学者,一位讲台上激情四溢的老师。他用柔情滋润着法大的诸多学子,用激情谱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之歌。

初识

还未亲临他的课堂现场就认识并钦佩马皑的人不在少数,因为《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让我们最直观领略了马皑的风采,不说是电视栏目捧红了专家,只他的中肯而中的的点评与温文尔雅之气势是栏目中不可或缺的绚烂一笔。

马皑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分析、关于人生和人性本身的挖掘、给普通社会大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所提出的建议,包括在某法制栏目的假期特别策划中为栏目亲自设计案件,对很多不懂法的人来说是生活中的一支拐杖,对迷茫踌躇的人来说是路程前方的一盏明灯,而也在当时很多志向研读法学的学生心里种下一株追求公平正义和社会关怀的种子。

“就是因为对马皑老师的崇拜才报考了法大心理学,从初二起看《今日说法》,就很喜欢马皑老师,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崇拜。后来终于坐在了他的课堂上。”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专业2007级学生小李如是说,脸上满是幸运与满足。足见,一番风度、几席评论,只是那么远远的在电视屏幕上的一位学者,平面而又立体,就在小李的人生路线上加了把力。未与之谋面过、未与之交谈过,但是却已开始沐浴他散发的光辉——博学、儒雅、智慧。这是我们与马皑的初识。

初见方知其名不虚传

对于法大的学生来说,当电视屏幕中的马皑真实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可能当时的心情不亚于现在追星族们亲眼见到偶像时的那份激动,只是真真切切的面对这样一位儒雅的学者时,却没有追星族们的癫狂,更多的是敬畏。而这份敬畏会让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化作虚心请教与学习的动力,化作潺潺的涓流润泽懵懂、浮躁甚至狂妄的心灵。

“那时,只是听他的课,专业必修或者旁听,不敢与他说话,只是远远地看着他。”

“当时听马皑的课,常常会对他本人比对课程本身关注的更多。”

马皑的课在学生中口碑极高,一传十十传百,光顾的学生多,“回头客”更多,并且给的都是“好评”。

幽默诙谐的老师

在马皑的课堂上,他神采奕奕地对着挤满了教室的学生,开讲了:那天,我看见一特漂亮的台湾美女,70来岁……

他会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接着说:“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还是由马皑同学来回答吧!”;他会在下课铃响同学们鼓掌的时候,很开心又带点羞涩地说:“你们听着高兴就行啦!”;他会一本正经地说:“哎,你们知道吗?新的规定下来了,政法的学生只要通过我们学校的考试就能拿到六级证书了”,底下一片哗然,他很平静地说:“好,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情绪反应’…… ”

这便是马皑幽默而生动的课堂。在他的课堂上,看不到学生呼呼大睡,听不到僵硬生涩的理论灌输。他的笑话,他的幽默,完全不是做作的讨好,完全不是绞尽脑汁的生硬,那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智慧。他用自己的幽默带给大家最生动的知识,最新鲜的知识血液。

活泼可爱的朋友

他是一个老师,但是却不想让学生在自己面前过于拘谨,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马皑的话往往天马行空,无形中学生会忘却初时的紧张甚至不会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老师。某次,马皑正在跟学生说着自己的博士论文突然就拐到《今日说法》去了,他思维特别奔逸,最常说的话是“哦,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学生们却从他看似无意的跑题中体会到马老师的活泼和可爱。然而这样天马行空的思维,却又能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视角不是紧紧盯在所学的某个特定的知识点上,思维的宽度有多少,运用知识的力量就有多大。

“他可爱得像个忘记做作业的小学生,他有着20岁的思维。”民商06级的小陈如是说。他用那种年轻的热情感染着大家,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在这个朋友圈子里,他是最能说的,也是说得最好的。在他的这群小朋友眼里,虽然看到他抽烟也会觉得吃惊,但依然觉得他很完美,甚至惊喜地发现,马皑不是神仙,也食人间烟火的,他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

他的可爱拉近了自己和学生们的距离,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他,只是一个可爱的大朋友。

尽心尽力的导师

在马皑的课上,很少只是一味的听课。

他从不拘于讲课的形式,更注重给学生思想上的启发。当年《蜗居》很火的时候,马皑就将蜗居中的典型人物宋思明搬上课堂,讨论宋思明的犯罪心理,这样的课学生自然爱听。

他不鼓励记笔记,更注重师生互动和随时的提问思考。一次在越轨社会学课上,他对着学生说:“这个概念很重要,快把抄下来。”,连说三遍,见大家都奋笔疾书,忽又拍案道:“有没有没记的同学?没有记的同学就是越轨了,‘轨’可以是有形之轨也可以是无形之轨,而越轨之人有很可能成为创新之人……”,随后开始一堂课的教学。

他的课件几乎每学年都会重新设计,每次都紧紧跟上现实发生的事儿,对课件做最新的更新,“马老师的课倒更像是新闻,好多事件我还未从媒体了解到,马老师的课就已经将其作为案例要求大家思考了。当年的大兴杀人案就是这样”。

他不是踩着点儿来到课堂,踩着点儿离开教室,每堂课提前半小时深入学生之中是马皑长期坚持的习惯。总能看到课前有学生围着他聊天,当时就觉着他是个平民偶像——亲和并且极有责任心。

马皑备课不仅仅有PPT,每堂课都有几千字的讲稿,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这次我没讲好,下次一定再认真准备,好好补偿给大家”,马皑有时会在课后给学生这样的交代,给自己这样的评价。不仅仅缘于对自己的要求,更多的是因为不能辜负学生对自己的期待。

浅交方知其人格魅力

学习是剔除功利的事业

法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这一堆头衔给马皑带来的不仅仅是光环和荣誉,还有不断鞭策他前进的动力。为了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及时地给自己充电,马皑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他去过“新东方”补习英语,甚至被“新东方”的老师误认为是其它英语补习班的“卧底”;他也去过北大旁听社会学的课程。学无止境,这就是马皑,为了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所提高,为了自己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他一直往前走着。

在深入社会的调查中,他得到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一些出版社或者他人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报酬想获得这些资料,可马皑却坚决对他们说不,只是把它当作个人学术来研究。马皑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只是解释“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比如说,我们俩关系特别好,我很信任你,就把我的隐私告诉你,如果你明天告诉报社了,那你太欺骗我了,可以跟记者说这种个案的事实绝对不能发生的。任何不正义的钱,别说是几十万,上千万对我而言都没有诱惑力。”

“做什么都不要功利”是马皑常常教导学生的话。某同学一直关注“邱兴华”案,在马皑的指导下,她去法院翻阅卷宗,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并不断和马皑沟通,完成第一稿,并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第七届的“学术十星”征文大赛,遗憾的是,论文连第一轮都没能通过。“做什么都不要功利,两年的案件跟踪是一种经历和成长”,这是马皑对她说的话,是安慰、更是鼓励。

好脾气先生

但凡名师,都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某次,一学生社团邀他到法大昌平校区做讲座。听讲座的人乱哄哄地鱼贯入场,张罗讲座的人风风火火地忙里忙外,竟无人注意到黑板的不整洁。待人们注意时,不知何时入场的马皑已在默默擦着黑板。由于组织工作的失力,这场本该在前一日举办的讲座已经让他不远百里地赶了个空场。即使是讲座当日,那些热心但却糊涂的通知者最后还是将6点开始的讲座通知成了7点,于是马皑在5点半到达会场后只能静等一个半小时。在被如此折腾一番之后,他的脸上依然和蔼如故,不见半点愠色。

这便是马皑,以至于社会学院的学生竟无缘领略马皑的批评。“他会帮你把文章从头到尾都细改一遍,指出你的不足,但没有任何一句指责的话语。”

学生的第二家长

提到马皑,学生嘴边最常说的不仅仅是“课上得好”,更有“温暖”。对于学生,他像一缕笼罩着他们的阳光,春日它唤醒你思想的光芒,夏日它灼烧你激情的炽热,秋日它透射给你生活的从容,冬日它温热你几近寒冷的内心。

他曾经是2004级的班主任,在他脑子里的班主任的定位就是保姆型的。虽然现在的学生已经不需要保姆了,但他在感情上仍是保姆型的。马皑与学生的物理距离很远,他在城里,学生在昌平,但是他们的心理距离很近,学生只要有问题随时就可以找他,这种心理上的联系远远多于他们日常的联系。让学生们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他跟学生们说过无数次,“只要你们有需要,找我,马老师绝对不会说“不”字,只会去帮助你。”

马皑长期坚持为学生义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牺牲大量个人时间。对于心理障碍较为明显的学生,则不厌其烦地为他进行心理辅导。只要他在北京,无论周末还是假期,只要有学生打电话希望与他交谈,他都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他会从城里赶到近百里路外的昌平校区与学生谈心,再不辞辛劳地赶回城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回复学生咨询的邮件或短信,有一次竟然用了几个小时回复一位学生的近30条短信,直到该学生情绪缓和下来为止。

他热心帮助学生们修改论文、设计各种社会实践方案,主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时甚至自己来承担相关开支。2010年暑假,他志愿担任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北京市地摊生态调查课题。他和学生们一起不惧高温,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展地摊生态调查,使学生们既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

2008年10月28日,一个震惊中国政法大学的夜晚,全校同学因为突发的意外而惴惴不安,作为知名心理专家,马皑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以个人名义在校园BBS上发布题为《这个夜晚,让我们相互支撑》的帖子,抚慰受惊的学生,很多学生因此感动得流泪。他说:“这一夜,也许你们的父母亲人会为你们担心,也许你们自己会感到恐惧很难平复,也许这一夜我们将无眠,但无论怎样,请你保持一份冷静,不要让太多的焦虑折磨自己,不要失去对法律、对自己、对学校的信心。请帮助那些可能目睹了事件的同学,尽量引导他们流出压抑的眼泪,但要注意方式,因为,任何的追问和引导式的回忆都有可能对他们产生二次伤害。这一夜,让我们相互支撑!”。作为一个严谨负责的人,他未阐述事件本身,但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有这样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并勇于站出来安抚不安的学生,是一种力量,让学生们立刻找到了归属与依靠。就像一位慈父安慰受了惊吓的孩子一样,看着惊恐从孩子的面容上散去,他也才渐渐淡去了忧心。

连深陷传销组织的同学,第一个想到的是联系马皑老师。据统计他先后成功解救陷入传销组织的学生5人,并以专业知识在BBS撰文帮助学生识破传销内幕,浏览量近20000人次,被学生们称为“心灵的导师,终生的益友”。马皑写的这篇识破传销内部的帖子几乎在每年的毕业季都会被加高亮,提醒每一个即将走出校园的法大人。

弯下腰做人

有人说马皑在课堂上是一个很高调的人,他就像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将学科的知识体系很好地表达出来。但他不是一个喜欢被别人关注的人,更喜欢做“幕后英雄”,一次走在街上听到人说“这不是总上《今日说法》的马皑嘛”,他说“当时我只想快速的消失掉”。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名人名师,对于被评选为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之一,他说自己只是比较擅长于表达而已,当之有愧,但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做人低调,做学问高调”,这便是马皑的生活哲学。

与监狱里的重刑犯交谈时,他把他们当做朋友,与四川人交谈就用四川话,和天津人说话又操起熟练的天津口音。对待学生,马皑是他们的朋友、保姆、还有人叫他“小马哥”。他的人格与学术是高高在上的,但与学生相处时又是平等的,上面提过的共情能力使得他更关心照顾学生,了解学生现在需要什么,为了今后的发展现在要做些什么。

有同学曾经有学术问题发信息请教马皑,马皑因为正在接受采访没有及时回信息,事后给这位同学回电话,先是为自己没有及时回信息而道歉。试想,以一位长者、教师的身份,能对一个甚至素未谋面的学生说声抱歉,与之平起平坐是何等的亲近与谦卑,平等与相互尊重是他的人生信条。

深交方知其良苦用心

社会责任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7.8级大震,当时马皑正在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的泸州市参加会议。当有震感时,作为会议秘书长的他迅速先组织老专家撤离,交待其他老师千万疏散好学生。会议临时决定终止,准备回京时,马皑对其他心理学专家们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下一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可能需要奔赴灾区,你们有没有问题?”。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抵京第二天作为发起人的他就主动负责联系中国心理学会,要求作为心理干预志愿者赶赴四川灾区为灾民心理援助。在团中央的组织下马皑等一行为了不增加灾区负担,自带7天干粮7天水赶赴四川,身体力行帮助青少年重树生活信心,适应灾后生活,健康成长。

“死读书有什么,一定要对社会有贡献”——学以致用,用于人民、用于国家、用于社会是马皑所追求的。

1992年离校到十年后重返讲台,这期间马皑经历了太多太多。但十年很长,长到十年间他要不断地与反社会的极端分子们近距离接触。十年亦很短,短到十年间他讲师的身份从未改变。后来见诸媒体广为人相传的很多传奇,用马皑自己的话说是只是“一种经历”。就像马皑深入传销组织内部两天后被解救出来时,他竟然说:“这是一种生活体验,很遗憾没有做完。”正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生活体验中,他更能理解社会各个阶层人的心理,是对学术不懈而深入的探究,是要“认准了,不计后果的做”。

他正襟危坐于《今日说法》的嘉宾席时,无人想到他曾频繁现身于灯红酒绿之处,与三陪女们促膝长谈;当他谈笑风生与三尺讲台之时,无人想到他曾伪装成农民工混入传销组织,差一点惨遭毒手,几近丧命;拉拉们何曾想到,当年那个上赶着追她们的马哥,实则是在解构她们的人格;毒贩子们何曾想到,当年那位来路不明,疑似记者的北方男子,实则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要知道,与这样被大多数人贴上了“标签”的人打交道是多么的困难,遑论促膝长谈、推心置腹。但马皑做到了,他坚定着“去标签化”的信念,把做调查做成交朋友。“这个社会现在最需要的是去掉各种标签,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只有角色扮演的方法不同,而没有太多的标签差别。一旦有了这个标签,你就会觉得跟他们之间有距离,人与人之间最难的就是拉近心理距离。”这是一种共情的能力,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

对待每一个人马皑都是这样,曾有媒体邀请马皑做关于“农民工杀人案”的评论,马皑因为标题为人物贴上了社会标签而拒绝并将自己的想法向媒体娓娓道来。他认为“弱势群体与犯罪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性联系,主体在处于弱势境遇后的种种窘迫和心态失衡,并不是必然犯罪的理由”。

教师使命感

作为一名法律心理学教师,马皑深爱着这个行业和这个专业。1992年迫于生活压力他离开教师岗位,十年后他重返讲台,带着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更深厚的积淀。所谓厚积而薄发,求学的四年、深入社会的十年、执教的二十六年使他更加懂得法律心理学对人民和社会的重要性、贡献性。

他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最大可能的教导和帮助。为了学科发展,需要一个个热爱法律心理学的人为之奉献,需要一批批甘于静心钻研的人深入调查研究,需要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脑袋迸发出灵感,需要一双双明亮而乐观的眼睛去解读别人无法理解的黑暗,更需要一颗颗热爱生活和社会的感恩的心。

对于马皑来说,法律心理学是属于每个热爱这个学科的人的,法律心理学的进步与成果是为社会共享的,而不是他自己的。在他的课上,他不提倡学生记笔记,而是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不断的思考。所以他的课件大家可以随时拷贝走,甚至连他还未发表的学术成果也毫不避讳地可以与学生共享。私利在学科发展面轻于鸿毛。

他用自己的言行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不同的时间听到不同的学生自豪地说:“我觉得我和马皑老师很像。”马皑曾有一位大四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顺利通过之后,没有忙着自己的实习,忙着准备毕业旅行,而是每天每天的呆在学校,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没有考上研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做心理咨询。“我身边有的同学很努力却没有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我希望我能陪伴他们,安慰他们,像马皑老师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给我鼓励一样地鼓励他们”。这就是马皑教与学生的精神知识,让我们看到这个学科背后的精神力量。

学科领路人

马皑自大学毕业起开始从事犯罪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干事,1989年起担任该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后又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现更名为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成立于1983年,是目前中国法律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聚集了中国法律心理学界的顶尖人才。马皑2010年经选举担任会长,成为新一代学科与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律心理学界也由此实现新老交替。作为马皑博士生导师的罗大华教授,称“这个学生”是“德才兼备”,是这个学术团体“理想的接班人”。

马皑的确如恩师罗大华教授评价的一样,为了学科建设他付出很多。他曾在课堂上说:“当一个学科有某种权利的支撑,或者为社会所需要的时候,它的发展会更快。”而他也用实际行动来扶持着这个学科一路前行。

2010年6月18日,在马皑的倡导下,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分会共同建设了教学科研基地。从此,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的“心理驿站”,经常能看到马皑和其他法制心理学老师的身影。他们安排学生在法院的青少年庭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做心理辅导,解决孩子抚养方面的问题。此外,马皑还和其他老师一起去河南省检察院给那里的检察官做心理健康讲座,去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给法官干警义务做心理学辅导讲座。马皑的学生说“他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一到两场的义务讲座(每年8场为司法单位义务讲课义务讲座)”,用自己的劳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与国家机关的合作使法制心理学在司法实务中发挥了实效,这个看似研究领域很窄的学科逐渐在社会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这就是马皑,他为人师表,从教已近30年,躬耕讲台,诲人不倦,连续三届被学生评为最受喜爱的教师;他辛勤耕耘,在犯罪心理学和法律心理学领域深有造诣,人到中年,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热情依然不减,是当今社会各界法律心理咨询最先想到的人之一;他积极履行党员职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无论做什么都力争作好”为做事标准,以“用自己的真诚团结人,用个人的付出带动人”为与人相处准则,在长期的共同工作相处中成为群众心中的好党员。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