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法大  >  正文

青协寒假远程支教队:这一站,海南【CUPL正能量第64期】

3-22   阅读:
T AAA

学校门口合照

文/《青春法大》杂志社 徐益乐

历时48个小时,换乘公交、地铁、火车、远程大巴、轮船,单程3000多公里,青协寒假远程支教海南队终于来到位于繁华的海口市中心但却极其破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始了这一站的支教活动。

简介: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火计划”寒假远程支教海南队由17名队员组成,队员来自法学院、商学院、新闻学院、外语学院等不同的学院。1月24日出发,2月2日回程,支教地点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南省希望学校。支教所在学校共9个年级9个班,学生230人,几乎全都是农民工、临时工人员的子女。支教队同学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拓展等课程。

飘扬过海来看你

48小时跨越整整3088公里,当他们迈进海南省希望学校的校门时,身体早就疲累不已,然而,他们眼中焕发的光彩却将这群年轻人独有的精神活力展现在众人面前。自发组织、自律教学、奉送爱心,他们便是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趁着寒假的空闲,这群来自法大的志愿者们远赴海南,为海南省希望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开拓知识与眼界的“饕餮盛宴”。

“我们一路上步行、公交、地铁、火车、大巴、轮渡,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甚至饿着肚子在凌晨两点赶路。”一位志愿者笑着讲述道,“但是我们17个人始终在一起,一起看早已准备过好多次的课件,一起讨论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方法,彼此分享着自己之前的各种支教经验、经历,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获益匪浅,尽管旅途劳顿,心里还是觉得无比充实、快乐。”

周少博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大二学生,1995年出生,河南人,海南支教队的领队。一次给初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由于讲课颇有激情,周少博脸上挂着汗珠,只听他大声问学生们:“你们想不想有一个好的前程?要不要读大学?要不要上高中?”听到齐刷刷地“要!”周少博露出了笑容。

“这次来海南感受特别不一样。以前我也在北京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虽然这些孩子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父母都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但海南的希望学校条件还是显得艰苦不少,尤其是这里的师资力量显得很薄弱,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有的老师要兼任好几门课。”

周少博提到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孩子——姜现友,上六年级,“他会跟我聊家常,断断续续知道一些情况,现友说 ‘我爸死了,我妈跑了,我不怎么回自己家。’‘我跟我大伯住。学校的老师对我都很好,我们的刘校长看我身上脏还帮我洗澡、洗脚。有一次我没钱吃饭,刘校长还给了我十块钱。’‘我一天有六块钱吃饭,外面卖饭的阿姨都认识我,给我打饭都是打多的,有时候送我鸭肠、鸡心之类的。’”说着说着,周少博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外面的世界更广阔

1月30日上午,在志愿者们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这群洋溢着无限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们,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将独属于法大学子的精彩绽放在海南省希望学校全校师生的面前。

这次模拟法庭选取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因食堂插队而引发的寻衅滋事案件,向全校师生展现了未成年人在面对法庭审判时的真实状况。切实精当的案件加上队员们的精心准备,使得整场模拟法庭表演深入浅出,结尾处贴近学生生活的普法教育更是给每一个学生留下深刻的教育。

“这次普法课堂让我真正见识了法庭的威严,也让我更加清楚的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个初二的学生分享了他的感受,这也是每一个法大支教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志愿者们在教学、备课之余,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准备此次模拟法庭表演,正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圣洁,从小树立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将法治天下的信念带进更多人心中。

“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这是我们每一位法大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负责该普法活动的队员眼神坚定,“我们这次支教活动的名称是‘星火计划’,希望我们在祖国的最南方洒下的这一片星星之火,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燎原之势!”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支教

韩瑞泽是中国政法大学大四的学生,“他已经做了四年的志愿者,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学校支教,虽然要毕业了,但他还是坚持把志愿者工作做到最后。”领队周少博介绍说。韩瑞泽说:“志愿者工作既能够帮助别人,又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大学这四年我做了四年的志愿者,这是我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支教。” 

在1月30日当晚海南省希望学校的迎新春文艺汇演上,志愿者们集体演唱了歌曲《再见》。“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演唱结束,志愿者们纷纷落泪,“时间很短,我们想做的还有很多。虽然我们就要离开了,但我可以保证,我们的爱心一定会在海南省希望学校传递下去,请大家放心!”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