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学习生活在法大,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然而,却因为他们的某一种坚持,某一刻感悟,一切变得不一样起来,那是一种不凡,是一束光亮,是他们带给周围的力量,这就是——CUPL正能量。我们努力的找寻这份正能量,并且传播着,希望你能感受到。
“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系列活动由我校团委主办,以“低门槛,高频率,接地气”为出发,以正能量的“创造者,发现者,表达者和放大者”为目标,凡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事迹,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或者在生活、家庭、情感上表现感人,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能给予法大人向上和希望,激励法大人不断追求、使学习和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学生事迹,我们都将给予宣传,并通过宣传这些“人人可做,人人能做,做能做好”的事迹,启发、引导在校学生向下看、向身边看,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培养学生踏实、平和的心态和务实、向上的作风,做正能量的传递者。
大学四年,有人不闻不问他人事,一心活在自已的世界中;而有人却尽心尽力为大家,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他视同学为家人,视班级为家庭,为“家人”做事毫不埋怨,为“家庭”奉献义不容辞。他是用创新观念管理班级的“可爱”团支书,张驰,一个真诚的人。
简介:张驰,男,天津人,2010级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他乐观向上,用富有活力的方式做好班级工作,让同学们受益颇多。他建设班级信息平台,汇集提炼多种信息,供同学参考;他创立图书漂流活动,让闲置书籍再显价值,加强同学交流;他建立班级当当网购书公共账号(该账号已为钻石VIP卡),方便大家购买书籍,惠及每一位同学。同时他还建立“人文学院QQ群”,进一步让这些资源惠及全院。
信息平台,为班级指路
大三伊始,在大家都为前途奔波、为未来冲刺时,身为团支书的张驰惊讶地发现,许多同学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信息都不甚了解,因而感到迷茫与焦虑,其中也包括张驰自己。考研、公务员、出国、司考……每一种选择都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持,而信息的搜集也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于是,在他和班委的努力下,班级信息平台创立了。
每一期的信息平台分为考研、北京讲座、求职、公务员等七个部分,每个班委负责一个部分,在将所有信息汇总后,张驰在每一版块的篇末都会附上重要信息的链接,并做最后的格式调整与版面美化工作。除此之外,张驰将每一版块的阅读时间都控制在5分钟之内,整期信息平台的阅读时间也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后,张驰每周将整理好的信息发至班级邮箱,供同学们参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许多同学之所以焦虑,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性格所致,其实深层次原因是他们对所需信息的不了解。”张驰分析道。在他看来,信息不对称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更何况是在决定未来方向的大三时期。建立信息平台能让班级同学免去搜找信息的繁杂工作,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节约大家时间,让大家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图书漂流,自己班里的“图书馆”
大三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驰发现许多同学都购买了同样的书籍,但是大多数同学在看过这些书籍后便将他们束之高阁,书籍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于是,一个旨在“分享图书资源,加强同学交流”的图书漂流活动由张驰发起了。班委将同学们愿意出借的图书编上号,制作好图书目录,并由班委对图书状态进行管理。同学们在选择好自己想看的书后,经过登记便可向图书所有者借阅,在借期之内归还即可。
“这就像用道家‘因势利导’的理念来整合资源一样。”张驰开玩笑地说道,“这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每个同学的书还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时,图书资源的信息就公开了,这样一来同学们不需要图书资料室就可以各取所需。” 但同时,张驰也颇觉遗憾,他认为若是图书漂流的活动在大一就开始开展的话,那么同学们一定可以受益更多。
图书漂流让班级同学有了自己班里的图书馆,这不仅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为2010级中文班的同学们增加了一笔图书资源。
关怀奉献,我视同学为家人
张驰对班级事务可谓是尽心尽力,身为团支书的他,还担任过学生委员,他曾经在学代会上提交了一份三千字的关于“人文学院中文系建设”的提案。为了做好这份提案,他不仅汇总了当时中文系大一到大三同学们的意见,还在辅导员尹晓华老师的帮助下,与学院领导进行了交流,将老师的意见也收纳进提案里,从图书资料、师资力量、资源分配等方面向学校提出了建议。最后结果很理想,学校及院里相关部门都根据这份提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同时,有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头衔的他,也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学校提供了很多资源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比如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我在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时,因为考虑到熟人之间是不容易吐露心声的,所以我从来不会给同学做心理咨询,我会将我的朋友介绍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在保证他们是社交距离最远的陌生人情况下,大家就可以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难言之隐。”张驰总是在对同学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扮演着牵线搭桥的角色。
在张驰和班委们的努力下,他的班级获得了诸多荣誉:校级优秀团支部、校级优秀班集体、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而他个人也频频获得各种荣誉和表彰,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同学的认可以及在过程中所收获的同学情谊。
“他们是我这四年收获的最大的财富。大学四年,我们所有的专业课都是在一起上的,又是接受只有三十来人的小班教学,我们几乎每天朝夕相对,感情自然深厚。毕业十年、二十年后,我最想念的也一定还是这些人。就算以后我们散落到天涯海角,也是散买卖,不散交情!”张驰郑重地说道。他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秉着一份珍视的情,倾尽全力为班级奉献。每一期辛苦搜集的资料的信息平台,每一本流传在同学之间的书籍,每一个写在提案里的字,都凝聚着张驰的良苦用心,更传递着他的心声——“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看着人文学院逐渐成熟起来的信息平台,看着图书漂流活动,看着班级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张驰的心情就如他所写过的那样:“意长纸短,就此打住,毕竟总有种感情与心情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亭亭如盖的,是那颗早已种下的“枇杷树”,是那年张驰心里早已埋下的感情种子,是他对班级同学的那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