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记不清一伙儿人商议起要“创业”的具体日子,杨卫文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老同学章静雯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直播节目的火爆,觉得这是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杨卫文与之一拍即合:就利用直播的形式,创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一个商科生,一个法科生,大方向上商务与法务两块都有了基础理论的支撑,两人又召集齐几个同样怀抱创业梦想的朋友,一个充满斗志的小团队便初具雏形了。
灵光一闪倒是不难,把转瞬即逝的灵感转化成可操作的平台却着实不易。直播固然吸引眼球,然而选择怎样的主播,驻在哪种风格的平台,播出何种内容的节目,甚至以每周几次的频率发布节目……落实到每一处细节,杨卫文都觉得“简直要操碎了心”。线上交流存在时间差和语言文字难以穷尽的微信息,线下大家各有所忙很难凑出整块的时间一起讨论,光是协调聚在一起的块状时间就已经让杨卫文很是头疼。幸好大家能够力往一处使,遇到几件事情撞到一起时会往创业项目这边稍作倾斜,才有了后来播波的一点点茁壮成长。
从杨卫文每天在群里独白一样地转发通知或是补充自己的想法,到后来每提出一个新点子大家热烈地讨论,播波队伍的磨合用了小半年的光景。彼此熟悉摩擦出火花后,这支队伍很快走上正轨。每周二,大家会牺牲午睡时间定期聚在学生活动中心的两张桌子上进行头脑风暴,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确定接下来一期节目的主题,再把任务分配到每一个成员:朋友众多的组员负责联系适合节目主题的主播,擅长制作推送的组员负责打磨出吸引眼球的推送进行预热,细心周到的组员负责敲定到时候进行直播的地点,甚至会体贴地准备好给主播的夜宵。不知不觉,播波团队的推送,平均每一期能达到2000+的阅读量和100+的点赞人数;每周一次的发布频率定下来,大家会想尽办法保证准时准点播出;每一期精彩的直播,能够吸引好几百人的围观,和数以千计的送花(送花是直播平台中,表现欣赏节目内容的方式)。自媒体平台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杨卫文觉得欢欣鼓舞。
跟随着法大最新的动态,捕捉学生群体最期待的信息,再以直播的形式短平快地予以展现——播波发展平稳而匀速,但杨卫文始终担心这样温吞的方式,会慢慢消磨团队的激情。在某次聚会中,他终于抛出自己构思已久的一个想法:除了跟进校园热点,还要扩展业务范围,主动联系商家和媒体进行合作。这个想法当即遭到部分组员的反对,原因也在杨卫文预料之中——获利于商家必然在不同程度上折损平台的公益性,违背了创立的初衷;即使能在公益性和赢利性之间达成某种和谐,获取商家的赞助也并非易事。
针对组员的担忧,杨卫文想了两个办法:线下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一起论证联络商家的可行性;平时凑不到一起时,杨卫文也会抽出时间和组员私聊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之后,他的创新计划获得了大家一致赞同。
做通所有人的思想工作后,联系商家又成了一大难题。麦胡附近的商铺已经被院校各组织的外联部门刷了又刷,如何让他们看到播波的特别之处需要下一番功夫。“我们项目的特点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实际上,这个问题之前只是浮于各种矛盾之下;直到真的要面对,大家才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总结起来。这似乎是一道难于跨越的坎,毕竟大家在创业这块都算是新人,不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和高度的概括力;与此同时杨卫文隐隐觉得,跨出这一步,团队才能走得更远。这成了回忆起来一段非常心酸又好像闪着光的岁月。那段时间,广泛翻阅各种策划书、走上街头同老板同伙计交流、不断给组员打气也给自己打气成了杨卫文的日常工作。电脑、Kindle、手头翻了一边又一遍的商科书籍,记录了他挑灯夜战的轨迹;每天跟组员发微信、打电话甚至课间和中午抽空交流,慢慢把凌乱的思绪捋出一条纤细的线路;走上麦胡,会有客气的店家,更多是被刷街到不耐烦的冷脸色。从那些或客套或奚落的话里,杨卫文试图抽离出“客户”真实需要的信息。一次又一次的刷街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刷夜。大家把获取的信息反馈、集中,整合成一段又一段试图概括项目内涵的概述。“定义=特征+种属”的公式早已娴熟,如何填塞充实却叫一帮大学生伤透脑筋。播波到底是什么?能提供什么服务?卖点在哪里?如何保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乃至于优势?一个个问题问下来,一句句话组织起来,总算有了一个还算完满的交代——Podcast是一家以直播形式为主的涉及线上讲座、生活娱乐分享、出售资料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秉承“传递信息,推广资源,助力生活”的服务宗旨,通过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Podcast播客)、官方微博等途径,为广大群众提供展示自我、资源共享的舞台。当团队把这段话郑重其事地写进策划书、写进视频文案时,莫不如释重负。
后来的实践证明,杨卫文当时的感觉非常准确。参加国家级创新项目答辩前,大家聚在一起分析评委老师可能的问题,都觉得“项目的定位”是绕不开的话题,也因此大家都对这一块做了精心的准备。充分的前期调研、丰富的运作经历、全面的问答准备,促成了项目的成功立项。
说起“分享成功立项的经验”时,杨卫文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地挠起头。在他看来,拿下这个项目既有侥幸,更多是一种志在必得的自信。联系的指导老师,会从教学科研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他们的策划书,给出精到的点拨,每每修订后的策划,大家都能感觉到质的飞跃;组里的成员,多是商科生和法科生,除了本专业知识的运用外,为了配合比赛,还海量阅读各种书籍、轮番模拟面试,恶补速成了制作视频和精美PPT的技能、练就了面对评委自在应答的能力;作为团队负责人,他承担了比大家更多的责任,细致到报销发票、划分进度并督促大家在每一个DDL之前完成对应的板块,每一个点他都踩得很实。“说不辛苦也不太现实是吧,”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卫文笑得自豪又腼腆。做调研的时候,想尽办法发出更多的问卷,微信红包不知道发出多少;一开始数据分析时软件操作不熟练,绘制的图表自己的都不想看;以团队的形象前行,但中途总会有人因为身体的不适、与课业的冲撞甚至只是某一阵子提不起精神忙活项目而拖后整体的进度……有些时候,杨卫文觉得自己更多是扮演了消防队、和事佬、指明灯的多重角色。“哎,还是挺累的。”他忍不住感慨一声,随即又乐观地补上一句“一切都值得。”
是啊,一切都值得。除了国家级创业项目立项的荣誉、保研加分的利好,这一路他收获的还有很多:细心指点的老师让他不仅开拓了学术视野,更学着从社会实践的视角关注可能的情况;彼此磨合的朋友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迥异的性格和思维碰擦出更多的火花;常用软件功能的解锁,Word、Excel中快捷键的熟练运用,都让他觉得不虚此行。当然,最令他欣慰的还是播波平台的成长和成熟。从朋友的灵光一闪到一个横跨公众号、直播、微博的综合性平台,再到一个初具规模的公司,播波伴随着他年级的提高,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播波公司已经做得这样成功,未来会不会继续在创业这块儿走下去呢?杨卫文满意地回顾创业的过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时显然更多了一份成熟和理智:先看这个平台的走势再做决定吧。毕竟还是学生,平台运营得好固然可喜,学业还是最为核心的选择。
也是,未来不论选择如何的发展路径,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都会因为之前的磨练更加从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