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专题  >  法大教师风采录  >  正文

赵鹏:读书、写字、讲好课 做一个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人

来源:新闻中心   1-4   阅读:
T AAA

他年轻,但在谈吐间可见出博学;他幽默,在举止中又不失沉稳。他让大家感受到,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甚至是以一种人格魅力感染周围的学生。毫不意外,他在2015年成功入选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大教师”。不拘泥于现实的浮华,只愿沉溺于崇高的圣堂,性本自由爱读书,这就是赵鹏。

读书·教学:一个法大的“钉子户”

自从199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赵鹏老师的学术生涯几乎都是在法大度过的,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到博士后,最后又回到法大任教,除去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短暂的工作经历,他从未离开过这个校园。赵鹏在法大读书学习、教书育人,虽然自嘲为法大“最牛钉子户”,但他也常常提起“此生都不会与法大分离”,言谈中无不体现着对这片校园的深厚感情。

说起在法大的学习经历,他的言语间总有种温柔在流淌。“政法大学是让我们所有法大学子爱恨交织的地方”,赵鹏感叹道,“资源贫瘠是我们恨他的地方。回想入学的时候从四川坐火车到北京,上了学校的大巴后看向两边都是田野,有种误上贼船的感觉。”开始是不满意的,而在静下心来学习之后,却发现这个校园给他带来了太多。学校对教学是非常重视的,现在的“行政法研究所”之前叫做“行政法教学研究室”,名字的差别足以体现出理念的不同。当时法学还不是以科研为中心,所有老师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到教学中,十分注重讲课的规范性。本科阶段得到的训练是未来成长的基础,法学课上缜密的逻辑推理让赵鹏得到若干启示。在法大读研期间,赵鹏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现在即便很忙他也基本保持每天有1-2小时读书的时间。他说一部分是得益于研究生导师住得离学校远,经常托他去买书,作为交换他得到的福利就是可以暂时得到这些书,三个星期之后再交给导师,导师择书的喜好也逐渐塑造起他日后读书的品味。

从事法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赵鹏的兴趣,而法大更给了他多元的选择空间。正如赵鹏所说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他也曾经对充满情怀的刑法与逻辑严谨的民法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但还是选择了行政法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毕生的事业。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行政主导的社会,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由行政机关所决定,因此对行政方面的权力规范就显得更为重要。从事行政法的研究,努力使中国社会行政权力的行驶更加规范,成为促使赵鹏老师研究和教学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也从未后悔。赵鹏认为,每一种职业方向都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与同事和学生平等自由、舒缓平静的交流和相处。这种发自内心的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读书讲课的热爱,使他决定留在大学里,使他选择了这种与书本和讲台为伴的生活方式。也让他扎根于法大,成为了他口中的“钉子户”。

对于这样平静的生活,赵鹏乐在其中。手不释卷,他每天从阅读中汲取新的知识和信息,获得对学术源源不断的激情;兢兢业业,赢得同学们的肯定和喜爱,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这些都是他从事业中取得的收获。

教学相长:通过积累增加课堂深度

赵鹏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课都是一种享受。但是赵鹏却坦言,现在的课堂状态是多年“试错”,经验积累的结果。赵鹏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学者,尽管课堂时间有限,但他都会以课堂讲授内容十倍以上的知识储备量作为准备,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因此,赵鹏十分注意教学之外的科研和积累,他也一直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科研学术水平,以求与教学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他会定期跟踪阅读两三本财经类杂志,赵鹏认为,一切的社会现象背后肯定有利益的追逐,财经的新闻直接反映人性和社会运作,间接能够体现出法律的成与败,何处是意犹未尽的,何处可以进一步完善。扎克伯格生了女儿后将财产全部捐献,鲜活的例子更能够清楚地了解世界的大恶大善,原始的素材既加深对社会本身的了解,亦能加深对所学的专业的应用,得以去回应社会。赵鹏提到,读书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形成某种热爱或习惯,一天不读两天不读就觉得空虚,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做笔记,宽泛地阅读和整理笔记所能达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读文献的时候,将每个观点和支撑理由整理出来,写文章很快就会有想法。笔记和阅读本身结合起来,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不同的观点和背后的思路。

但是,仅仅做一名好的学者可能并不够,赵鹏一直在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转换为自己的讲课风格,用人格魅力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十分清楚与学者交流和与学生交流之间的区别,将教学过程的深入浅出作为对自己讲课的努力目标,而做到并不容易。每次讲课,赵鹏都会注意学生们的反应,对讲课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如果对于某些知识点学生普遍不太理解,他就会在下一次讲课时多增加一些背景知识;如果某些知识点比较枯燥,他就会多积累一些有趣的案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在讲课时,赵鹏习惯于拿着话筒在教室里游走,“深入敌后”,这样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与学生更好的互动,既能够使课堂保证一定的发散,又能够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的H同学这样评价赵鹏,“行政法对于我们管理学的学生来说不是专业课程,但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赵老师,他喜欢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每次被他提问都会得到新的启发。”

赵鹏的同事法治政府研究院的林华老师这样描述他,“赵鹏老师待人真诚,关爱学生,与同事相处融洽。他兼顾教学与科研,在自己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认真对待教学,追求讲课的精益求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科研水平,才能让课堂长期永葆新鲜;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梳理,也能让自己对研究的结果更加清晰。在赵鹏那里,科研与教学的相辅相成的到了很好的实践。

继续成长:从“小鲜肉”到大家

作为年轻教师,赵鹏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小鲜肉”,对于这样的时髦的称呼,他非常乐于接受,能够得到这样的称呼只是因为自己比较年轻,讲课的风格比较轻松活泼,擅长用一些网络词汇,比较符合青年学生的需求。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受学生的认可是因为讲课浅显易懂,与真正学识渊博的大家相比,还是欠缺积累,不足以令人回味无穷,这也是他今后想要努力的方向。

现在赵鹏在哈佛访学为自己“充电”,他称这是既期待又难忘的一年。校园里遍布了一百多个图书馆,每天有各种思想交锋的前沿性讲座,赵鹏充分利用哈佛的资源,在美国潜心研究互联网的政府治理与风险规制两个专题。哈佛法学院的教育方式也很符合赵鹏的兴趣,与耶鲁精英化的学术象牙塔不同,哈佛和实务界的互动更多。赵鹏介绍到,哈佛有一位行政法教授桑斯坦,他作为奥巴马的助手担任规制信息办公室的主任,在美国号称“监管沙皇”,所有办公室出的政策都要到规制信息办公室做成本分析。在课堂上教授天马行空的讲解,白宫和国会的故事信手拈来,极大丰富了视野。另外,教授在教学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充分的,为了吸引学生做了很多工作,桑斯坦在为学生讲解自己的新书《星球大战中的宪法》时,请来了星球大战的cosplay,达斯维达的呼吸声弥漫全场。在“世界最著名高等学府”访学,必定会让赵鹏打开自己、保持好奇、拥抱世界。

回国后,赵鹏希望能够开一门小型的课程。目前他开设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课堂规模都比较大,这是教师莫大的荣幸也是赵鹏对学生的愧疚,大班授课让他很难做到去跟踪每个学生的反馈。他希望日后可以仅面向二三十个对行政法感兴趣的同学开设小班,选一些专题,以案例为中心,结合行政管理和行政法的知识去探讨,做一门交叉学科的课程。

对于未来,赵鹏老师的规划非常简单,读自己喜欢的书,写几篇自己真正有感而发的文章,能够积累更多的案例让课堂更加丰富,能够激发同学们更深入的思考……总结起来就是读书、写字、讲好课。话虽简单,但要真正做到所需的投入和努力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赵鹏而言,力求做好法学老师的角色,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

教师之路,平凡而激情。赵鹏用他的成长经验带领学生在学识和为人的世界里徐徐前行,成为菁菁校园里炙手可热的明星教师。

(文/记者 黄雨薇 高晓蕾 图片编辑/陈睿 编辑/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