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值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暨第十届外语文化节成功举办。在廿载风雨历程中,外国语学院孕育了一代代芬芳桃李,也涌现出一位位优秀教师。而当记者提出希望外国语学院师生们推荐一位可以代表外院精神的采访对象时,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名字:于中华。
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位穿着朴素,笑起来温暖如春,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白玉兰般自然、清新气质的女老师。她课堂上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口音纯正;她平日里话不高声,玉树临风。她,就是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中华姐姐”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于中华。而她之所以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朴实生华、玉树临风的温暖印象,原因还要从她的为师之道说起。
奋发图强 迂回圆梦
中学时代的于中华一直期盼着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但由于家庭原因,她于1997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大学期间,她一直在学习之余勤工俭学。尽管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赚钱补贴生活,于中华仍在2001年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深造。2004年,在北京各大高校招聘门槛步步提高的情况下,她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被中国政法大学录用。至此,于中华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圆了学生时代的梦想,目前她已经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她常对学生们说:“学习会伴随我终生,因为要想带着同学们稳步前进,自己就必须永不停歇,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学无止境。”
脚踏实地 勤恳为师
从站在中国政法大学英语系讲台的那一刻起,于中华便开始了她勤恳努力的为师生涯。童年的生活环境使她养成了坚毅的性格,工作后她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从不因事缺课,拳拳赤子之心令她十年如一日,工作敬业勤勉。
2008年怀孕期间,尽管身体多有不便,但于中华却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临近预产期时,因为下班后追赶公交车摔倒,导致生产比预产期提前一个月。尽管这段经历如今听上去仍“惊心动魄”,但于中华在向记者道来时却一直带着淡然的微笑,“现在我的孩子很健康,她长大了肯定也会理解妈妈的。”
而作为外国语学院精品课程,于中华一直以来所教授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并没有可以现成使用的教案与课件。4册书64单元的课程,将近千页的教案和课件都是于中华自己亲自整理制作的。内容囊括了历史背景、作者介绍、文化注释、语言理解、思辨讨论、测试习题等诸多方面。
寓教于乐 深化提高
“于老师很注重对英美文学、文化背景的介绍,每次上课她总是通过穿插引用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英美文学、电影作品来提升我们学习的兴趣。”2013级英语系学生张智婷这样描述自己对于中华课程的感受。
与该课传统的对词汇、语法进行千篇一律式的讲解方式不同,于中华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更加注重对历史背景的导入和外延式的思考。通过将每篇文章首先置身于当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中,作家和读者在当时与现代的文化认识与文化冲突中赤膊相见,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与此同时,外延式课堂讨论的方式令学生们在阐述自己观点和彼此的共同讨论中,思辨、主张、扬弃,更进一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批判式思考。
张智婷对于中华讲授《十二怒汉》时的生动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十二怒汉》是一部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作品,虽然课文仅仅以一个很短的故事结束,但是于中华每次在讲授该课时,总是会提前让同学们观看相关的影片,并跟同学们详细地介绍这部作品的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和美国特殊法律体系——陪审团制度的渊源。通过背景导入和诸如“十二人,甚至是完全不懂法律的十二个人坐在一起,决定犯罪嫌疑人的命运是否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层层推进,于中华不仅细致地剖析了文章中的词语、修辞、语法,还让学生对由此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社会道德问题等进行讨论,激发彼此之间思维的火花,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运用。
而在每上完一单元的课程后,于中华还会安排一次总结练习,通过随堂测验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巩固一周的学习成果。“于老师的随堂测验是分题型、分版块的,比如第一部分是单词、第二部分是选择、第三部分是重点句型翻译等,而且每周都测验一次。刚开始我们都觉得特别麻烦,加重了学习负担,”张智婷这样向记者坦言道,“但是到期末考试时我们终于明白,实际上于老师是在给我们的期末复习提前减压。因为她给我们的随堂测验都是对每一单元重点内容的总结,并且题型都非常实用。这样我们期末复习的任务就大大减轻了。于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
爱生如子 雨露滋润
在课堂教学里于中华一直坚信鼓励的力量。在她看来,针对国内学生口语普遍较为薄弱的现象,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积极帮助学生提升“开口”的勇气。
2011级英语系学生孟荣感叹,初入校园时自己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南方姑娘,“每每上课的时候,心中奔腾着无数的想法,却苦于自己的口音问题和英语表达的缺陷,看着别人口若悬河,自己只能呆呆看着。”关注到这一点的于中华,在此后的课堂上,便常常主动点名让她回答问题,在不断对她进行肯定、帮助她纠正发音的同时还鼓励她多写一些书评和感想。渐渐地,孟荣发现自己在泛读课、口语课和听力课堂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最终在学年末结束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而在日常生活中,于中华“就像一杯温温的白开淌进每个学生的心间,充满安定心神的作用,有股熨帖人心的力量。”孟荣告诉记者,大二时自己曾因发烧到42度足足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大病初愈的她刚回到学校时满是不适应,觉得跟不上同学们学习的进度。“于是我尝试着给于老师写信,倾吐自己的苦恼。”而在长达近1500字的邮件回复中,于中华这样鼓励她:“我的家庭背景和你比较像,相对穷困,童年和少年时期都生活在拮据中,但这并没有阻止我成长的步伐,所以我将过去的苦难都当成一种财富……有话随时跟我说,多沟通,多交流,别憋在心里。”正因为于中华的贴心开导,最终孟荣放下了忧虑和担心,恢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来。“虽然现在于老师已经不教我了,但我还是常常找于老师聊天。”
而2011级英语系学生王倩云至今还记得在复习英语专四考试时,于中华在那段难熬的时光中曾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帮助。“当时专四考试大家压力都比较大。于老师会每隔三四天就给我们班每位准备考试的同学发短信,关心我们的复习时间和复习效果。她总是贴心地叮嘱我们要提高复习效率,不要熬夜看书伤害身体。特别是针对专四复习中我们不懂的问题,她总是十分热心地帮助我们联系外教来帮忙解答,以防止文化上的差异带来问题解答上的偏差。”
十年如一 爱院爱校
回想自己十年前毕业入校,如今恰逢外国语学院院庆二十周年,于中华在感慨自身年龄增长、经历日渐丰富的同时,对于能够亲历外国语学院和政法大学这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更是觉得幸运有余、憧憬不断。她在心里“不禁计划着如何才能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努力学习和工作,带着学生们,奔向下一个里程碑,为培育出祖国的栋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于中华已在其于2012年参与的教育部、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专业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英语专业“精英明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充分发挥英语语言媒介作用、结合我校法学专业特长的人才培养方式,相信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校“精英明法”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于提升人的境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二字尽见其学识存养,而今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要求我们国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道德高尚、学识精深、心存仁爱的好老师。白玉兰般的于中华以其朴实、博学、仁爱、敬业成为了学生心中的“中华姐姐”,为法大增添了荣光,我们更企盼中华大地有千万株玉树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