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

【法制日报】新时代中国政法大学交出一份“法大答卷”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18-05-02

(本报记者 蒋安杰)2017年5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会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怀着对中国法治建设、法治人才培养和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与深厚关怀,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时至今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一周年之际,中国政法大学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黄进表示,一年来,法大全体师生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学校新的使命、新的责任和新的担当,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而为,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以此来作为对总书记殷切期望的最好回答。

一年来,法大立足现有法学学科优势资源,主动对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需求,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一年,教师在依法治国领域的横向科研项目立项55项;2017年《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与教育部共建“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全国法学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协同推进教育法治建设和教师法治教育。

黄进校长对记者说,一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没有辜负总书记对学校担当中国法学教育引领者的殷切希望,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落实教书育人,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着力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一、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

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法治理论的引领。办好法学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黄进校长介绍,中国政法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重大课题作为“一号工程”,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个核心子课题和9个支撑子课题稳步推进,初见成效。这一年,课题组已产出研究成果31项。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本科生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深受本科生欢迎。同时,学校首开研究生公共学位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被北京市纳入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面向在京高校研究生开放选修。

二、强化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总书记强调,在这个问题上要深入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要有底气和自信,努力以中国智慧和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作贡献,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黄进校长指出,这一年,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推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优化学科结构。研究制定《中国政法大学一流法学学科建设方案》,统领法学学科建设全局;制定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培育与建设计划实施办法,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实行“跨学科教研室建设+跨学科教改项目立项+跨学科课程开设”的“三跨”教学体系改革。认真做好“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联盟”工作,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标准。牵头制定并发布《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标尺。

这一年,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建设以基础理论教材为主,以案例教学、同步实践教学资料为辅的多元法学教材体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法学教材建设工作,作为“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辅助教材,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精品教材各一套的出版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已正式出版4本,送审校核4本。

这一年,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推动法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打造“一体两翼”法学学术体系。“一体”即法学学科本体,它是与相关学科能够对接融合的学术体系;“两翼”即以基本原理、基本话语构成的理论学术体系和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成的应用学术体系。一年来,中国政法大学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三、强化法律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践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黄进校长详细介绍说,这一年,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加强法律实务课程建设,制定实务技能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完善实务课运行机制,促进法学知识教学与法治实践教育紧密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模式,与最高人民法院合办法治信息管理专业,合作建立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实行“理论+实务”联席双院长制,培养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法学+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2017年9月已招收首批30名学生。2017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与腾讯公司合作共建成立网络法学研究院,培养网络法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法治实际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学校,加大校部、校地、校企、校所合作力度。

“同步实践教学”模式是法大的一大创造,它强调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实践教学贯穿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一年,“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从“1.0”版升级到“2.0”版,学校通过推动建立学生模拟公安局、学生模拟人民检察院、学生模拟人民法院、学生模拟互联网法院和学生模拟律师事务所,并开设相应的“司法实务全流程模拟”实务课程,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全程演练、全程参与、全程体验所有诉讼环节,实现法学同步实践教学内涵式提升,全面助力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四、强化法学教师队伍建设

黄进校长强调,法学教育、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学校把2018年定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年”,将国家给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的绝大部分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明确要求,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有定力,人格上有魅力,学术上有功力,教学上有活力,实践上有能力,追求言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既做经师、更为人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带动学生。

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教育部相关司局共建的“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全国法学师资培训基地”已先后落户中国政法大学,并已成功举办“全国法律职业伦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全国证据法骨干教师培训班”。

五、强化德法兼修、明法笃行

“德法兼修、明法笃行”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还有一个问题在法学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希望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对此,黄进校长介绍,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推动并实现将“中国法律史”“法律职业伦理”列入了我国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

学校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金牌”课程,孕育一批深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措并举切实推进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专业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教育部“万个示范课堂”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学校的“权威示范课堂”“特色示范课堂”及“名师示范课堂”。

学校按照“三个结合”的要求,实施“琢玉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和使命担当等方面的教育引领,组织开展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七个一”工程、“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榜样法大等“八个法大”主题教育和博士边疆服务团等活动。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教育强国战略为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入了新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赋予了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法大学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善做善成、久久为功,写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建设的“奋进之笔”。

原文来自《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第9版,具体链接为: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80502/Articel09002GN.htm

编辑 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