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作为教师最骄傲的日子。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我校的教师代表,在这里汇报我作为教师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教师的荣耀。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大学教师的家庭,我自己曾经先后在三所大学求学、在两所大学任教,到我们学校任教也整整十年了,我对大学教师这个行业也就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
在我看来,同样是以大学教师为业,可以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方式可称之“靠教书而生存”,另一种方式则可称之为“为教书而生存”。所谓“靠教书而生存”,是指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谋生的工具,或靠它取得某种社会地位。而所谓“为教书而生存”,是从内心里将教学以及研究作为他的生命,他意识到他所服务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志业,一种神召,他的生命因此而光辉,他的心灵因此而闪亮,他的热情不因收入的微薄而磨损,他的认真不因职称的受阻而减色。用德国思想大师马克斯·韦伯在著名的《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的说法:“只有当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时,你才可以说,我是只为自己的天职而活着的。”
当然,这两种方式并非截然分开的。人总是要食五谷的;而作为大学的管理者,也理应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宽裕的物质环境、公平的晋升规则以及相称的地位待遇。但是,对于一个真正为教书而生存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最牵动他内心的只是学生和学术本身。当他走上课堂时,当他埋首书本时,当他坐在电脑前写作时,他就像一个虔诚的圣徒,是以出世之心去行入世之事的;他又像一个被施了魔法的战士,进入战场就物我两忘,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战斗本身。
我之所以把教师比作圣徒与战士,是因为他们都充满了激情。但教师与圣徒的一个不同在于,圣徒信奉的是信念伦理,而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责任伦理。一个圣徒可以或者说应该将它的信仰和思想毫无节制地宣示给他的听众,他只顾及依照自己的信念而行事,罔顾事情的后果。而一个教师的责任则使他必须顾及他行为的各种可能后果并为此负责,他必须明白,讲台并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呆的地方。一个教师的职责,按照韦伯的说法,是应该秉持着“理智的正直诚实”,让他的学生能够直面那些令教师本人都会感到不舒服的社会事实,教会他的学生独立地思考,而不是强行灌输教师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总是敏锐地提出各种问题,同时却拒绝给出任何轻而易举的答案。因此,教师身上的激情是一种特殊的激情,这种激情有时需要的恰恰是自我克制。激情和纪律是教师人格的两面。他在课堂上不会迷恋于煽情,也不以领袖自诩,他只是无情地打碎种种幻觉,以冷静理智的逻辑启迪学生,帮助学生获得头脑的清明。
而教师与战士也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战士的激情是刹那间的,生死系于一线。而教师的战斗则如滴水穿石一般,需要的远不止是激情和勇敢,更需要持久的耐心,需要在平实、简单乃至单调的日常工作中一以贯之,需要坚守日常实践的理性辛劳来证明自身。如果说教师也可以成为英雄的话,那么,教师的英雄之处就在于他需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容易让人倦怠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一颗强韧的心,使他能够抵抗浮华的诱惑,经受日常的消磨,承载琐碎的重压,坦对清贫的处境。
激情、责任与耐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一个“为教书而生存”的人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教师,其人格的强大就在于他同时拥有这些素质。正如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那样,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着这一责任,然后他一生始终遵照责任伦理去采取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候他要说的只是:“这就是我的选择,我一生只能如此,我无怨也无悔。”
我个人的修养离“为教书而生存”的境界还差得很远,但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希望自己的教师生涯能以此为准绳和标杆。我心中常常想起胡适先生爱说的那句话:“既然做了过河卒子,惟有拼命向前”。我也愿意以此与我的教师同仁们共勉。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