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郑卜训,04级法学院校友。现任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民四庭党支部书记。多次荣获院优秀法官、立功及嘉奖等荣誉,数次获得市优秀裁判文书、司法案例及优秀司法建议等业务认可,还被评为全市“十佳优秀法官”,2021年萧山区劳动模范。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萧山法院民四庭庭长郑卜训坚信如此。只有让法律抵达人心,只有在全社会高度弘扬法治精神,法治方能“形神兼备”。
追求公正 干在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种点滴出真知的理论和行动自觉,为郑卜训在思想领悟、实干担当及目标制定上带来良好的示范榜样,亦激励着他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貌奋发前进。
郑卜训在工作中注重提炼个案规则,通过示范裁判或调解等方式促成类案的妥善处置,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他认为,每个国家对法治实现的路径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符合国情和历史要求的路子才最适合自己。“在新的要求下,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圈,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不能仅局限于对个案公平正义的追求,还要运用个案规则来引导行为预期、给行业带来正向影响,推动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别要注意个案处理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
在郑卜训承办的一起涉地方镇街水域管理责任纠纷案件中,15岁男孩无视警告下河溺亡,父母将河道管理者即当地街道办事处告上法院,索赔百万。郑卜训审理后认为,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关于男孩溺水身亡原、被告的过错及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孩子意外溺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其境遇令人同情。但从法律严肃上来说,赔偿的责任方是否构成侵权需要法律的严格界定和证据支持,不能以情感或结果责任主义为导向将损失交由不构成侵权责任的他方承担。
监护人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责任人,而不能把子女的安危寄托在国家相关机构无时无刻的提醒下,不随意进入非群众活动场所是每一个公民应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案涉河道属于用于河流行洪输水的水利设施,设有警示牌、绿化带,并非对外开放的水域,亦不属于公共场所。街道办事处已尽到危险警示义务,就案涉事故的发生不存在过错,且因无法预见而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构成侵权。郑卜训故依法判决驳回原告方全部诉请。
该案不和稀泥,合理厘定责任范围,引导行为预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朴素正义观,也被《人民法院报》刊发宣传。郑卜训认为,从办案上来看,坚持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及政治效果的统一,要求法官们关注案件的细节,从点滴之处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法官要做的不仅仅是漏洞堵塞,还需要因势疏导;不仅仅是就案办案,还需要举一反三。
此外,郑卜训在工作中还特别注重坚持个案与整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我们对具体个案的公正处理就构成了司法的整体公正,没有个案公正,也就没有整体公正,但也要看到“100-1=0”的道理,1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包括执法办案中我们可能认为的懈怠或失误,乃至不公,对当事人就是十足的伤害。”
严谨细致 磨练内功
“司法工作从来都不是机械重复的工序,每个案件都不一样,其背后都是人的生命、财产、自由及尊严等不同价值的平衡维护,都须以严谨、细致、耐心和专注专业之心。”郑卜训在工作中始终追求“工匠”精神,不断磨炼细节“内功”。
他十分注重细节,如工作习惯、对待当事人的态度,每次开庭前都会尽量处理完毕所有潜在的程序障碍和实体问题,针对争议较大的案件也会准备庭审提纲,做好庭前“一案一表”。开庭基本都是一次性完成且不会超时,当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个庭审绝对不超过正常下班时间,每年庭审时间不超过100个小时;做好庭审提纲,每个庭审提纲都明确主要争议点、待核实事实及释明要点、调解分歧和底线等,不浪费时间在庭审之外,所有任务包括裁判思路、调解底线都在庭审前和庭审中完成,至今他已写了10余本的笔记,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心中有术”,更好地驾驭庭审、探清底线、取得当事人信任,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司法工匠”,是郑卜训对自己的定位。他认为,法官要耐得住寂寞。慎独是形容思想者的美好品德,法官应当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需要我们坚持理想信念,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中与时俱进,做业务的领头人,办案的担当者。我认为这才是时代赋予法官职业的内涵和担当体现。”
开拓创新 精益求精
“每每独立并创造性地解决诉争或形成裁判时,都体验到开垦荒地般的成就感、获得感和满足感,酣畅淋漓。”对未知领域如饥似渴的挖掘,对个案的精益求精,对郑卜训而言,这就是他对法律情怀的坚持和恪守。
在一起由郑卜训调解的“烂尾诉讼”中,涉及一块土地使用权转让,受让方后在土地上建违章厂房并被行政处罚后搁置。在到萧山法院打官司前,双方前后经历多次冲突、近二十年的诉讼经历,可谓心力交瘁。郑卜训带领团队,在向当地政府了解各自主张及调解意向。同时考虑判决势必致矛盾激化,效果较差,且涉及损失标准等难以通过评估鉴定确定等因素,综合衡量决定组织进行庭前、庭后调解,并设置了一揽子化解争议的方案。采用面对面、背对背、当地政府及相关人员参与等方式进行调解,剖析各方利弊,了解双方真实需求,从中找到利益平衡点。最终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调解,确定470万元的一揽子补偿方案,并就厂房、设备以及在厂房上原有租赁合同权益的归属、水电表的过户及双方谅解等达成一致。调解结束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发出“终于有了结果”的感叹,并感谢法院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便是调解,也能解决二十年的争议达到多赢的效果。
郑卜训说,我们的不少工作过往都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可循,这要求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比如服务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指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杭州中院曾在整改清单2.0版中就提出了不同程序环节、节点要求及层次需求的多项任务,直面以往存在的诸多短板、弊端,注重每一个立审执环节的具体细节。
“我们立足合同类型多、数量大且集中的特点,通过挖潜增效树样板的方式,完善庭前细节,严控程序转换,建立专业团队快审快结机制;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审判质效;多举措促合同纠纷调撤及自动履行,着力提升“执行合同”指标,并提出了新的举措和目标。”2020年,杭州中院买卖合同纠纷平均审理期限较全庭平均水平减少14.81天、调撤率上升4.42%、上诉率下降0.05%、二审改判发回率下降1.64%,且无一认定瑕疵,成效显著。
保持干劲 不断提高自我
“希望自己一直保持着‘能拼的精神’,保持着‘革命的热情’。”
为完成交办的十多件重大涉诉信访案件及超长案件的结案清理工作,郑卜训曾经连续加班一个多月,因为家里孩子还小,所以他将娃哄睡后从十点左右开始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连续一个多月坚持下来,成功在预定时间将案件全部处理完毕,且无一发生新的信访事项。
2020年,郑卜训同志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到新成立的民四庭担任庭长一职。由业务骨干转变为承担更多责任的管理岗位,从业务要求、审判监管力度及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等对他提出更高要求,也迎来了制度落地、速裁及知产机制的协调、团队组建及人员配置、审判管理创新等方面新的挑战。他一手抓起繁重案件的审理,一手抓起庭室管理的重任,两手抓,两手硬。2020年郑卜训办结案件569件,结案率102.69%,列中层正职办案数首位。长期以“5+2”“白加黑”模式加班加点,累计加班时间超过620个小时。疫情期间,他身在湖北,仍坚持通过网络远程、移动微法院等技术手段,带领团队坚持办案。
“现阶段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挑战越来越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也需要学会从容应对,不断提高自我。”郑卜训认为,所谓法情理统一,就是找到法律和情理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即公平正义的尺子,做到裁判合法、合情、合理,切忌“照搬法律”“死扣法条”的机械司法,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既要坚持准确适用法律、严格依法办案,也要充分兼顾法律规定、普遍公理和人之常情,既把案子判公,也把人心判暖。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的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敢而笃行的人。十余年来的工作经历,郑卜训从萧山法院瓜沥人民法庭到速裁庭,再到民一庭、民四庭,多次荣获院优秀法官、立功及嘉奖等荣誉,数次获得市优秀裁判文书、司法案例及优秀司法建议等业务认可,还被评为全市“十佳优秀法官”,一直不变的是身上的干劲、拼劲和钻劲。(内容来源:杭州中院 萧山法院微信公众平台 文字整理:黄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