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雨萱 谢慧颖 龙雨澜)胡海江,中国政法大学2001级校友,本科期间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一次,法学院综合排名第一。2005年进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09年初调入杭州市纪委工作至今,现任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第七审调查室主任。2021年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我校2001级优秀校友胡海江,在扫黑除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荣获2021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法律是他忠诚的信仰,坚持是他不变的人生底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看今朝旖旎风光
2001年,胡海江刚刚结束在浙江的高考,身为理科生的他怀着对法律的热忱,选择报考法学氛围浓厚的中国政法大学。9月开学时,江平校长在礼堂给新生们上了第一节课——《法律人生》。“那个课堂让我一下从高中的线性思维中脱离出来,摆脱狭隘与偏见。”他回忆道,“法大的学习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决定了我后面无数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校园里的思想自由而开放,我最初的法律思想就在那个时候开始萌芽。”
当问到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老师,胡海江不假思索,如数家珍地回答:“当初教我宪法的是焦洪昌教授,他的课堂学风开放,客观讲述中外法律,在教授外国法时,注重从比较法学角度讲述,将当时还处于高中教条式学习思维的我解放出来,开始用多维度的角度思考问题。教我们民法的是龙卫球教授,教我们刑法的是曲新久教授……他们如今都是法学界的'大佬级'人物,在我本科阶段能够聆听到这些教授的课,十分幸运又受益良多,让我得以构建起科学的法学思维体系。我认为,科学的法律思维构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培养的。”
学习上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有良师指路,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20年过去了,法大学习的氛围仍然鲜活的存在于胡海江的脑海中。“法大虽然地处偏僻,但环境氛围很安静,很适合静心求学。”安静的军都山,给尚热血激昂的少年,一份从容镇静,一份为学的理智。法大不是一个被迫学习的地方,“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占座激烈非常,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同学都参与其中。据胡海江回忆,当时法渊阁的占座如同战役,外校也有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小小的法大,却人才“挤挤”,于是各种思想也在这里百花齐放。
2015年9月,胡海江再次回到法大校园。红墙绿茵,劳燕归巢,飞洒汗水的足球场,开水房旁的热水瓶,食堂一楼的饭菜,法渊阁前的同窗……记忆逐渐与现实重叠,十年的时光犹如一瞬。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5年,胡海江以法学院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面对北京市政协文化历史处和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提供的工作机会,胡海江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法律专业,进入了杭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因工作表现突出,2009年他被调进市纪委工作,但工作始终都是负责职务犯罪侦查。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胡海江形成一套科学的审查调查查办技巧,在纪检调查和扫黑除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步入工作,胡海江发现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之前学习的都是比较基础的、多门类的法学知识,而在纪检监察的具体工作中,还需具备较强的侦查能力。但这和公安机关的普通刑事犯罪侦查又有很大区别,很难通过书面的学习快速提升,也没有老师一步一步去教导,每一步都靠向前辈学习和自己努力摸索,所以必须经历不断重复实践。但工作的最大困难来自“对手”,纪委的调查对象往往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而一个证人询问时间不能超过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每一分钟都是不动声色的博弈,是一场心理和生理上的鏖战。“决定胜利往往可能都在最后半小时”,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会在第十个小时就开始退缩。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留置案件调查,日常的工作压力很大,一般以专案组的模式开展工作,高强度的工作格外考验意志力。所以胡海江认为,“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是这份工作中最可贵的品质。
对于工作中的困难他轻描淡写,把昼夜不停的工作和对家人缺少陪伴的亏欠深埋心底,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也云淡风轻:“首先要感谢组织和领导,我认为有很多同志比我干得要好。之所以能获得这项荣誉,我觉得这是对自己16年从事职务犯罪侦查,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审查调查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坚持,更进一步。”中国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扫黑除恶工作不容片刻松懈,每个纪检人都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满江天
大学四年是人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当问及胡海江作为始终奋斗在法治前线的法大校友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时,他真诚恳切地说:“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珍惜大学这个最宝贵的学习机会。法大校园虽然小,但是非常适合潜心学习,你们要通过这四年扎扎实实地打好法律的基本功底。”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学会在沉默的日子里向下扎根,以后才有力量往上生长。
“我们作为法学院的学生,除了学好法律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我现在回过头去看大学的学习经历,做律师,或者公诉人、法官,都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如果在公安局工作,或者去做刑事犯罪侦查,那就要开始重新学习。所以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大学时期的实践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不够,需要在工作以后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社会的了解,这对工作很有帮助。”
16年工作经历带给胡海江对社会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许多同学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在家里也都是被呵护的宝贝。因而对社会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容易把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但是法学专业无法在实验室里就创造成绩,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处理人和人关系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对社会有认知、有感情。”
他鼓励同学们在大学就要培养“入世”的意识,所以在大学不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关注实事,把自己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浪潮中。同时,也要积极参加辩论赛、研讨会、论坛讲座等活动,不要停留在一个维度去思考问题,努力打破思维的茧房,拓宽自己看问题的视野,逐步培养起对社会更深的认知与感情,将来真正步入社会,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心理调适上会更快更到位。胡海江寄希望于各位法大同学,希望他们要学会冷眼向洋看世界,面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纷繁的世界,却如热风吹雨一样给人民以无比热情。
20年来胡海江还是从前那个初步法学殿堂的少年,古道热肠而冷静自制。身为法律人,他有温情,有温度,有原则,有操守,为正义在平凡岁月中坚守,为公平在生活琐碎中不屈;现在身为纪检人,他有立场,有良心,有重任,有责任,拨开社会中的层层迷雾,让人民看到天朗气清,朗朗乾坤 。